改革开放40年 卫计事业显新篇
潘梅
www.djtx.org.cn
时光荏苒,弹指四十载,伴随着改革开放奋进的步伐,黄平县卫生计生系统以全县人民健康需求为着力点,努力构建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抓改革、转模式,抓基层、重保障,抓管理,树形象,实现了卫生计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对促进黄平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医疗卫生资源持续强化优化。40年来,通过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逐渐形成了以县人民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私营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县域医疗服务网络和多元办医格局。目前,我县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由1978年的9家增至现在的17家(不含村级卫生室和个体诊所),其中:县级综合医院1个、中医医院1个、县妇幼保健机构1个,中心乡镇卫生院5个、一般乡镇卫生院6个,县疾控中心1个,县卫生监督机构1个,合医局1个,民营医院4个(且兰医院、博爱医院、凯源草堂苗医医院、精神病医院)。床位由200张增至1752张,在编职工由264人增至现在的130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205人,其它技术人员50人,管理人员52人,工勤人员51人。从2007年到2017年医疗卫生资源发展较快,10年间全县共投入3亿元对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改貌建设。县医院、中医院、保健院实现了二级医院创建。投入5000多万元实施11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全面完成;投入2400万元县人民医院住院大楼和4300万元的中医院住院大楼竣工投入使用;对县医院、中医院、第二医院、谷陇医院、重安医院投入2000多万元购置核磁共振、DR、CT、彩色B超等大型科技医疗设备,大大提升了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旧州镇中心卫生院投入3000多万元完成了医院综合楼建设和整体搬迁;投入投资2005万元的且兰医院卫生公租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竣工,投资1380万元县妇幼保健院已完成整体搬迁投入使用。投资186万元10个重点中心村卫生室建设项目已全部竣工。投资800万元的2014年卫生公共租赁住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部投入使用。2018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正投入8000多万元对旧州镇卫生院进行扩建;投入1.5亿元对谷陇镇民族中心卫生院实施整体搬迁;对县人民医院启动了投资规模为3.3亿元的扩建项目。
体制改革稳步推进。2007年,黄平县开始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启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药品网上采购工作;2012年10月启动的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试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得成效;2017年3月,建立以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旧州镇中心卫生院为核心医联体,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在乡镇卫生院建设“中医馆”,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就医模式。目前全县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所有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100%阳光采购,100%“零”差率销售,医改取得良好效果,荣获省级公立医院改革示范县称号。
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持续提高。2009年以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从10个项目增加到13个,资金增加到每人每年50元。目前,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立26.08万份,建档率98.64%。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分别达到41.38%、39.96%;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率89.73%,居家患者稳定率96.89%;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完成率30.3%,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完成率5.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逐步提高,连续三年排名全州第一。
妇幼健康服务工作成绩丰硕。经过40年的发展,全县住院分娩率达到99%以上,5岁以下儿童连续控制在死亡率12.5‰以下,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96%,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和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分别为90%以上。全县住院分娩补助农村孕产妇达到100%。实施增补叶酸、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和听力筛查、儿童营养改善等项目,并在2016年创建成为“全国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2017年,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实现整体搬迁,并启动创建“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工作。
计划生育工作全面转型发展。随着2013年国家“单独二孩”政策和2016年“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我县计划生育工作重心实现从“计划”向“服务”的转型发展。切实做好避孕节育药具免费发放、生殖健康咨询检查、优生优育医学指导、流动人口计生服务,对符合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特别扶助的对象给予奖励补助,确保对象确认零误差,兑现率100%,在推动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贯彻落实,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与家庭和谐幸福的道路上作出不懈努力。多次被国家、省、州评为创新奖、进步奖和先进集体,2017年,黄平县荣获国家级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县,新州镇第三小学获得全国第一批流动人口健康促进示范学校,省级人口计生利益导向示范县。
健康扶贫助推黄平脱贫攻坚。近年来,我县将健康扶贫工作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来抓,推进了健康扶贫系列政策出台,落实了“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服务和“三个一批”行动计划,构筑了医疗保障防线,2013年以来,全县农民群众新农合参合率保持在95%以上,民政、卫生计生等部门对贫困人口和计生“两户”给予了参合资助,确保了所有贫困人员全部参合。同时,新农合资金有效管理,使用率达到90%以上,5年来有240余万人次获得补偿,补偿金额近5亿元。启动健康扶贫工程。84035人纳入精准救助一站式管理平台系统管理。实行健康扶贫医疗救助政策。
全县医疗卫生基础设施不断改善。2013年来,全县医疗卫生领域先后实施了7个乡镇卫生院改扩建项目、7个卫生公租房建设项目、3个卫生院周转房建设项目、4个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项目、2个公租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县妇幼保健院、县疾控中心等两个公共卫生机构建设项目,1个民营医院(且兰医院)建设项目,23个120㎡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同步实施农村卫生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两大突破”工程;总投资4300万元,规模15164㎡的县中医医院住院大楼投入使用;按二级医院标准建设的民营医院(且兰医院)实现整体搬迁。全县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医疗机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就医环境明显改善,基本构建了“15分钟城市社区健康服务圈”和“30分钟乡村健康服务圈”。
历经改革开放40年的风雨历程,黄平县卫生计生事业蓬勃发展,全县城乡群众的民生事业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相伴随,已发生和继续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历经一代又一代有志于卫生计生事业仁人志士的勤奋不懈创新努力,创造了今日骄人的辉煌,全县医疗卫生事业从单纯的救治走向加强预防、注重保健,从单一的医疗卫生服务走向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全方位健康服务,卫生基础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卫生资源更加优化,医疗科研成果屡屡创新应用,医疗科学管理日益规范提高,医疗水平进一步趋于现代化前沿,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得到有效控制,有力地保障了全县人民的身体健康,有效推进了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步伐。(潘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