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主页 > 创先争优 > 正文

扶贫路上最平凡的感动 ——白市镇双河村同步小康驻村干部黄元帅

作者:庞小丽 来源:党建通讯 关注: 时间:2019-04-03 16:56

扶贫路上最平凡的感动

——白市镇双河村同步小康驻村干部黄元帅

庞小丽

    “2014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年,那年有幸成为双河村同步小康工作组的一员,这一驻就是4年,在驻村期间虽然经历了无数坎坷,但也收获了许多硕果,自己也渐渐成熟起来。”白市镇双河村同步小康驻村干部黄元帅向笔者介绍。

    据了解,双河村为深度贫困村,贫困户236户,908人,目前,未脱贫123户428人。

    黄元帅说,驻村的第一天双河村潘老这样告诉他,作为驻村干部,要多听群众之声,想群众之所想、谋群众之所谋,抛开面子、放下架子才能和老百姓打成一片。

    潘老,今年70岁,是名退伍军人,虽已退伍半世,那股抹不去的军人气质和素养却伴随了他一生,深入骨髓,一直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的人。

    “每次去潘老家,他总是感谢我经常来看他们,给他们宣传党的扶贫政策,讲脱贫路子,陪他们谈心。”黄元帅说,“潘老常告诉他,每当看见村委灯全亮,就知道驻村干部又在加班,每当看见我房间亮灯,就知道自己还在村里。

    “‘妹’你来了,快进屋来坐坐,双河村60多岁的石齐光老人热情的打招呼,第一次听这样称呼,我当时感到很疑惑。后来才知道这是清水江沿岸长辈对晚辈的爱称,现在每每听到都会感觉特别亲切。”黄元帅说。

    据介绍,石齐光老人今年69岁,家里3口人,儿子常年在外打工,两个老人在家,房屋破旧。2016年黄元帅结合石奇光居住条件,建议老人申请危改三改项目给房屋修缮一下,老人却说年纪大了怕完不成修缮自动放弃了。      2017年,黄元帅给他带去了异地移民搬迁指标,刚开始石老也是不愿意,和其他老百姓一样,担心搬到城里住生活不下,买菜、买米、喝水都要钱,儿子30岁还没讨媳妇,对搬迁总是犹豫不决。经过多次的入户宣传动员,耐心开导,老人终于同意搬迁,2018年9中旬一家人已顺利入住县里的扶贫搬迁房。当年,黄元帅又帮助申报“因户施策”养牛项目,2018年底石齐光一家成功脱贫。

    “春节前石齐光老人还打电话给我邀请我去他新房子里过年,说联山房子很好住,要感谢国家,感谢党,感谢扶贫好政策呢。”黄元帅对笔者说。

    “哥”,这是我驻村以来听得比较少却又最暖心的称呼黄元帅说,第一次听到这样的称呼是村里是一个名叫杨东凡的女孩子叫的。

    小凡家里两姐妹,姐妹两都在读大学,一个读大三,一个读大一,其母亲为二级残疾,父亲是家里的唯一支柱,十分困难,了解情况后,我首先想到的是教育扶贫政策,通过宣传,姐妹两都申请到了教育扶贫;2016年为他们争取获得计划生育关怀助残基金2000元,2018年争取获得计划生育助学、助残基金4000元……,小凡一家2018年底已成功脱贫。“一声‘哥’是她对我们结对帮扶工作的认可。”黄元帅说。

 

    面对双河村贫困户基数大,居住分散,群众基础薄弱等问题,同步小康工作组及村“两委”结合村情实际,坚持摸清底数、因户施策,补齐短板原则,强化党恩教育,促进思想脱贫,树立服务意识,弱化群众矛盾,与群众共同进退,团结协作勤勤恳恳为民办实事。几年来,该村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驻村干部门们的长期付出赢得了群众们的大力点赞。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投稿邮箱:djtxwcz@126.com 联系电话:010-53616752
  通联处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莲花池南里23号 邮编:100055
  版权所有: 党建通讯网 网址:www.djtx.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