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帮实扶 为群众谋利解忧
——记白市镇沿江村同步小康驻村干部王国宣
庞小丽
www.djtx.org.cn
“杨大爷,这是你孙子吧,都这么大了,好福气啊!上小学了吧?学费减免了吗?享受营养午餐了吗?”杨大爷笑着说到,“都享受了,现在扶贫政策好,读书、看病都省钱,今年我家收入就能过脱贫线了。”

“小王,你来得真早,我都才起床啊!”贫困户杨汉文说到。“不早了,你家牛还没放出去吧,我今天来给你验收因户施策项目,一头牛补助5000元。”王国宣笑着说到。
“现在政策真好,喂牛有钱赚还有补助,我今年在家都存了两万多块钱呢。”贫困户杨汉文高兴地说到,“牛还在圈里,我带你过去。”
“这扶贫工作让我们得到的最大的实惠就是这又宽又平的水泥路,放在以前,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坐在马路边的杨大爷笑嘻嘻的说到。“大爷,国家政策会越来越好,只要我们肯做事,自力更生,就穷不了苦不了,您说是不?……”正在验收通组公路的王国宣与杨大爷搭话到。
“在农村能赚钱的活不多,现在国家政策好,作为干部我们就应该把政策送到位,把他们扶上马再送一层,帮他们拔掉‘穷根’。”这是王国宣常挂在嘴边的话。
王国宣告诉笔者,他自己也是从大山深处贫困家庭走出来的孩子,深知百姓的苦楚,也理解他们不愿去政府询问政策的心理,所以他每到一户他都会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并交代他们,有什么问题直接联系他。
“没有不肯干活的农民,只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干才能赚到钱,他们没有存款,不敢投入,一次不成功就会耗干‘家底’。”这是王国宣驻村一年宣传百姓发展产业的最大的体会。为了突破这瓶颈,他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扶贫项目与因户施策相结合想方设法鼓励群众自力更生“干”起来。
杨家万今年49岁,是村里有名的“懒汉”,一天无所事事,到处闲逛,王国宣见他四肢健身体健康全便三番五次的上门动员他自力更生,终于,在王国宣真情劝说下,杨家万买了八十多只鸭子来养。看到杨家万真的干起来了,为了鼓励他不再“倒下”,王国宣帮他申报了因户施策,并获得补助资金800多元。
沿江村属贫困村,交通条件落后,耕地面积较少,有建档拉卡贫困户158户591人,2018年他帮助村里145户贫困户申请到扶贫项目利益联结每户每年500元。
王国宣经常说“老百姓的事都办不好,又何以办大事”。驻村一年多以来 ,他从一件件小事抓起,每次走访一户贫困户王国宣都会耐心的询问其家庭基本情况并细心的记录下来,将他们的困难建立台账逐一解决,他解决不了的就向上级寻求帮助。“只有从百姓切身利益出发,帮助百姓解决实际问题才是真扶贫”。王国宣坚定的说到。
现在,走进村里乡亲们都叫他小王。还说他是村里“福星”每次下村他都会给乡亲们带去好政策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