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家头镇多措并举推进乡村振兴
薛维 张亮
www.djtx.org.cn
今年以来,崔家头镇结合实际,充分发挥地理资源优势,理清思路、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大胆探索,“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治理有限”的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村庄整洁环境美,生态宜居群众乐
乡村美不美,颜值必须看。建设美丽乡村,离不开镇村引导和群众参与。一是亮剑背巷小街,彻底清理卫生死角。利用3个多月时间以村组为主体,围绕残垣断壁、农业园区、背街小巷开展清理整治工作,彻底清除卫生死角和三堆四乱,开展养花种树、美化家居、绿化村庄等活动,教育引导群众齐心协力,营造干净整洁的农村环境,自觉栽花草、植林果、种蔬菜,绿化院内院外和房前屋后,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强化宣传引导,提高村民文明素养。结合“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要求,创新宣传方式,提高群众知晓率,倡导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素养。通过举办道德评议5场,印发传单2000余张,开展“美丽庭院”星级评比等活动,使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深入人心,见于行动。三是补齐突出短板,注重长效管理。以美化绿化亮化为重点,常态化开展城乡清洁行动。每村组建农村巾帼志愿服务队,围绕巷道沟渠定期开展环境整治志愿服务。在村庄巷道设置垃圾点,各村配备垃圾清运车,实现农户生活垃圾集中清运。实行各村公共设施管理站人员包抓网格化管理机制,做好村庄环境保洁,保证村组巷道通明透亮。美丽成了生产力,产业兴旺群众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崔家头镇从2017年就开始逐步试点特色农业观光旅游,通过举办采摘节,打造赏花季,激活镇域山水地资源优势,逐步叫响“靓丽东大门、花香崔家头”名牌。一是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从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项目上发力,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项目,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逐村制定项目规划,研判三年项目库。结合村情深挖资源优势,每村确定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斜道巷辣椒、黄里葡萄、赵家塬苹果、崔家头育苗等特色产业,如今赵家塬村集体的700亩苹果园已部分挂果初显效益,崔家头村的100亩育苗基地长势较好即将见效。二是农旅融合延伸产业链。抓住当下人们对“慢生活”的向往,依托赵家塬村千亩花海油葵观赏季吸引游人,带动黄里葡萄采摘销售,还吸引了市县、西安甚至甘肃的游客前来观光,为做饮食生意、卖小商品、售自家蔬果的村民提供了商机,也吸引了做乡村直播的网络达人、县城的秧歌队健身队以及市县摄影爱好者,为村镇增加了“财气”也吸引了“人气”,成为农旅融合的生动实践,为推进乡村旅游奠定了基础村。三是大户引领产业遍地促增收。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注重引导群众发展种植养殖产业,种植大户通过种植苹果、葡萄、辣椒、西瓜等经济作物增收,养殖大户通过牛、羊、猪、鸡养殖致富。目前,全镇种植大户40余户,养殖大户20余户,带动在家群众分散养殖,通过双手自立更生。发展产业,一能壮大村集体经济,二能让农户通过流转土地获得稳定的租金收益,三能让群众享受到产业直补项目,四还可以为群众提供更多产业园区作务的工作,即不耽误自家农活,一举多得增加群众创收渠道。
创新农村治理,凝聚振兴合力
乡村活在治理,有活动,有动力的农村才能快速发展。
崔家头镇通过四大举措,创新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一是思想发动,打牢基础。将“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主题活动作为加强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大讨论、大走访等活动,让政策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为民解忧,为集体凝聚智慧,让基层党组织更有力。二是党建引领,全民参与。按照党建引领要求,全面实行“党建+”,干部坚持以身作则、干在前面,以实际行动做给群众看,指导农民干。通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道德讲堂,设立红黑榜、评选“十星级文明户”等活动,引领广大党员示范带头干,在家群众积极参与干,实现了从“袖手看”到“拍手赞”、“动手干”的转变。三是储力蓄力,人才推动。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崔家头镇根据现有干部队伍结构和各村产业发展、脱贫攻坚、村级治理需要,一方面配齐配强村级班子,培养25名退伍军人、致富带头人、回乡创业青年进入后备干部队伍,壮大村级人才“蓄水池”。另一方面,强化村两委培训,近年推荐村班子成员20人次外出学习,通过“走出去学+学回来练”的方式,让干部长见识增本领,激活基层“一池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