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主页 > 创先争优 > 正文

坚守初心 芳华不老 ——记江西省芦溪县芦溪镇第二中心学校党员

作者:聂志勇 黄祝华 来源:党建通讯 关注: 时间:2019-09-17 15:20

坚守初心  芳华不老

——记江西省芦溪县芦溪镇第二中心学校党员 刘世辉

 聂志勇 黄祝华

www.djtx.org.cn 

    刘世辉,男,1971年12月出生,1992年8月参加教育工作,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小学语文特高级教师,现任芦溪县芦溪镇第二中心学校党支部书记,江西省首批中小学骨干教师,萍乡市首批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个人先后被授予“全国第四届百名优秀小学校长”“全国立德树人实践先进个人”“萍乡市‘立德树人’标兵”“芦溪县师德标兵”;先后获得“萍乡市优秀教师”“萍乡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芦溪县德育工作先进个人” “芦溪县组织工作先进个人”“芦溪县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撰写的论文或案例公开发表在《中国德育》《中小学党建》《湖北教育》《江西教育》《中小学校长》《语文建设》等报刊70余篇,指导学生习作公开发表在省级以上报刊300余篇。他的先进事迹刊发在《语文教学通讯》2017年1C期青年名师栏目上,同年他成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的学术期刊《名师在线》2017年5A期的封面人物。

一、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体现在做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不忘“育人”初心,牢记“教育”使命,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把习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期合格人民教师的讲话要求,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渗透到师生学习各环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去。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在教学改革与科研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在培养指导青年教师工作及团队建设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平凡的工作中保持着崇高的敬业精神。

二、教书育人  关爱学生

    教育从来都不仅仅只是知识的传授,更是老师对学生的品德、处世、价值观的熏陶濡染,现在的学生思想活跃、个性独立,部分学生缺乏奋斗目标、有得过且过的想法,单纯的课堂知识传授满足不了他们,简单枯燥的说教也不起作用,甚至会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针对这一现象,主要从四个方面做起:

    1.知行合一,言传身教。在言行上高标准严要求,课堂上积极传播正能量。工作上精益求精、锐意进取,教学上严谨认真,追求细节与完美,比如有的课虽已教过多遍,但依然每年都坚持手写教案,标注教学反思,规范课堂教学。有时学生看到他的教案后感慨地说:刘老师写的这么认真啊,我们应该向您学习,这无形中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2.坚持学习,永不放弃。这些年他始终处于学习状态,不断充实、拓展、提升自己。利用外出学习,每当有学习的机会,都会尽量克服个人和家庭困难去参加,曾在北京师范大学培训、在江苏师范大学国培培训、在江西教育行政学院校长岗位培训、在江西省基层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这些学习使他的知识功底更加扎实深厚;向身边的同事学习,作为片区责任督学,把定期听课、参加学校教学竞赛等活动,变成了向同事学习的渠道,学人所长、取长补短,把他坚持不懈地学习的行为传递给学生,去感染、引导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团队去听课、他还参加全县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成为了核心组成员;参加学术研讨,克服各种困难、风雨无阻近二十八年,用自身的正能量影响、带动老师积极进取,努力学习。

  (3)向课堂要效果。在备课上下功夫,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精心组织上好每一堂课,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将枯燥的知识以简洁明了、生动有趣的方式教给学生,方法灵活、生动有趣,抓住关键点、寻找突破口,快刀斩乱麻。在教学中本着:“不能老师会什么讲什么,而是要教:学生看不会的、看不懂的、看不到的”这样的原则去教,深受学生欢迎,还将知识的前后联系、方法的重要性、在今后学习、工作的应用教给大家,引导他们学以致用、主动学习。

  (4)发挥课堂育人的主渠道功能。将新时代思政课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以知识传授为基础,以经典案例为核心,充分挖掘课程的教育资源,把握各种机会,利用名人名家的励志故事、历届学生的成长案例、身边的真实事例、朋友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他在工作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他面对困难的态度以及带给自己的思考,把这些鲜活例子融入课堂,引导学生勇于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珍惜学习机会,正确地把握好人生方向,为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三、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爱是教育的灵魂,当初选择当老师,就选择了对学生的爱与责任,把这种爱与责任体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育教学之中,利用各种渠道把温暖与爱传递给学生。体现在学习方面,是坚持严字当头,严格要求学生;体现在课堂上,是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理解学生,善于发现学生,激励学生;体现在生活上,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想法,竭尽全力地关心爱护学生,为生活困难的学生提供生活帮助,为有心理障碍学生进行谈心疏导,为学生在遇到情况分析,引导学生正确地把握好人生方向,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努力拼搏,为学生提供素材,用真心与信任拉近与所谓“问题学生”的距离,成为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

    在他曾支教受援的学校——芦溪县新泉学校,有一名姓周的男学生,因为家庭原因对未来失去信心,行为极端,甚至有轻生的念头。发现后,经常找他聊天、交流,时常登门家访,一次次的触膝长谈,帮助这名学生慢慢解开了心底的“死疙瘩”,还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补课,增加他的自信心,经常给他带去零食或简单的生活用品,他有了进步就及时鼓励,让他感受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四、敬业执着  勇于创新 

    28年的从教经历,莫过于坚守与投入、思考与创新。参加工作以来,他承担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他还一直担任行政工作,先后担任过村小校长、乡镇中心学校的工会主席、副书记、副校长,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校长,到目前兼任芦溪县芦溪镇第二中心学校党支部书记,课时量再大,教学任务再重,都无怨无悔,把繁重的教学任务作为挑战和磨练自己的机会,“干”字当头,责任心强。发扬团队合作精神,甘为人梯,全身心地指导青年教师,帮助他们迅速成长,带领的课题团队奋发向上、团结协作,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及课程建设,并取得显著成绩。目前团队已完成多项教研教改项目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他也收获满满,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同事的敬重、领导的认可。

    刘世辉同志主持的江西省基础教育研究课题《新课程理念下小学习作教学多元化、层次化研究》(课题编号:JA2013-369)于2015年7月成功结题,2016年10月经省、市专家遴选推荐获得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目标教学专业委员会“百优成果奖”,2017年7月由他主持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多元化视角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编号:17PTYB064)于2019年9月顺利结题,目前他正在参与研究省级课题8项。带领学校其他16个省级课题正在如火如荼的研究之中,刘世辉同志在江西高校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8年出版的《我的数学日记》(书号为ISBN978-7-5493-7213-3)中担任副主编,在新华书店公开出版发行;他参编的《开心考卷 单元测试卷 语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书号为ISBN938-7-5493-7974-3)也在江西高校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发行5万余册。

    一路走来,教书育人成了他安身立命、为之奋斗的“根本”。面对重重困难,从来无所畏惧,组织的关爱、学生的敬爱,常常令刘老师感动不已,这都将成为他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提升完善自己的动力。爱岗敬业显担当,真抓实干有作为。党员干部无论在什么岗位、从事什么工作,都要立足岗位,履职尽责。要本着对事业负责的精神,干一行、爱一行;要瞄准“能干事、干成事”的目标,努力提素质、强本领;要对照要求,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用实际行动彰显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为全面建设“五个芦溪”作出更大贡献。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投稿邮箱:djtxwcz@126.com 联系电话:010-53616752
  通联处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莲花池南里23号 邮编:100055
  版权所有: 党建通讯网 网址:www.djtx.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