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主页 > 思想建设 > 正文

【党史今日】:1925年 毛泽东发表文章《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作者:陈 志 来源:党建通讯 关注: 时间:2021-12-01 17:31
【党史今日】:1925年 毛泽东发表文章《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陈 志
www.djtx.org.cn
      【核心提示】:1925年12月1日,毛泽东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指出中国无产阶级的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是农民,这为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农民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制定对农民的政策,奠定了重要基础。其中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分析,为中国共产党后来深入认识并正确处理同民族资产阶级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根据。这篇文章作为开卷篇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1925年 毛泽东在广州
       1925年12月1日,毛泽东在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司令部编印出版的《革命》半月刊第四期,发表了著名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这篇重要论著,集中当时党内的正确主张,回答了中国革命提出的许多重大问题,辨明了中国革命的敌人和朋友。毛泽东在文章中开宗明义地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将中国社会各阶级分为五大部分: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毛泽东在文章中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他指出:“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
       通过这样的阶级分析,毛泽东初步阐明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无产阶级团结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一切半无产阶级(主要是贫苦农民)、小资产阶级(主要是中农),争取中产阶级(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左翼,以打倒帝国主义、军阀、官僚、地主、买办阶级,建立各革命阶级的联合统治,反对在中国建立民族资产阶级的一阶级统治的国家,争取非资本主义的前途。
       这就初步阐明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权和性质、前途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正确解决了革命中最主要的同盟军问题,是在当时中国社会历史环境下阶级分析论的典范,奠定了毛泽东阶级分析的理论基础,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发端的重要标志。
       1926年,《中国农民》和《中国青年》先后转载了这篇文章,随后在广州汕头出版单行本。本文发表前后,毛泽东还以该文为教材,在广州第五、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国民党政治讲习所等进行讲授,并收入第五届农讲所教材。此后湖南省各县主办的农民运动干部训练班,也几乎都以此书为基本教材。
       后来,毛泽东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作为开卷篇收入《毛泽东选集》,并亲自写了这样一个题注:“此文是反对当时党内存在着的两种倾向而写的。当时党内的第一种倾向,以陈独秀为代表,只注意同国民党合作,忘记了农民,这是右倾机会主义。第二种倾向,以张国焘为代表,只注意工人运动,同样忘记了农民,这是‘左’倾机会主义。这两种机会主义都感觉自己力量不足,而不知道到何处去寻找力量,到何处去取得广大的同盟军。”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投稿邮箱:djtxwcz@126.com 联系电话:010-53616752
  通联处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莲花池南里23号 邮编:100055
  版权所有: 党建通讯网 网址:www.djtx.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