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主页 > 经验交流 > 正文

“三抓三强化”谨防驻村帮扶“越俎代庖”

作者:刘励生 来源:党建通讯 关注: 时间:2021-06-02 17:37
“三抓三强化”谨防驻村帮扶“越俎代庖”
★★★刘励生
www.djtx.org.cn
      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培养锻炼干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经调查,部分驻村干部帮扶中确实存在“大包大揽”的倾向,这种“保姆式”帮扶将弱化村干部的基层管理能力,不利于农村地区的长远发展。在乡村振兴开新局的关键时期,要多措并举,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突出出谋划策式的“帮扶”,谨防越俎代庖式的“代管”。
      抓乡土人才,强化村级后备力量。年轻人外出务工盛行,乡村“空心化”严重,村“两委”后备力量储备不足,村干部队伍建设“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等问题较为突出,更易催生“越俎代庖”式驻村帮扶倾向。乡村振兴战略要靠一批真正懂农业、爱农村的人去落实,乡土人才就是其中的生力军。要聚焦乡村人才振兴,抓实乡土人才“选、育、用”等关键环节,重点关注致富带头人、复原退伍军人、经营管理能手、大学毕业生等人员,将乡土人才纳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进行培养,提前为村“两委”换届积蓄资源、备足“良驹”。以村级组织换届为契机,进一步优选配强村级领导班子,让乡村振兴“火车头”更加有力。
      抓村干素质,强化基层战斗堡垒。乡村振兴,重头戏在农村,村干部应起领头羊的作用。但是有些村干部的文化素质偏低、缺乏开拓创新的精神,同时驻村干部相比村干部一定程度上拥有更高的学历、更多的资源,导致村干在各项事务处理上对驻村干部存在严重的依赖心理,进一步促使驻村干部进行“保姆式”帮扶。要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应从提升村干部素质入手。一方面,要通过开展集中轮训、岗位帮带、实施“先锋”工程等举措,提高村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水平、生产专业技能。另一方面,驻村干部要善于运用“事前帮、事中带、事后促”的工作方法,在制定发展规划、推动产业落地等方面,让村干部全程参与决策,提高独立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真正让村干部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主心骨。
      抓制度建设,强化主体责任落实。当前,部分驻村干部对自身角色定位不准,存在把“帮扶”变“代管”,把“参谋员”当“司令官”的认知偏差。同时部分村干部变成“甩手掌柜”,将过多任务责任转移给驻村干部,工作中存在推诿扯皮现象。要调动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明确驻村干部职责、压实双方责任,应从制度建设入手。一方面,要建立责任清单,厘清双方职责。驻村干部要清楚自身定位,切实当好“六大员”,严格履行“指导、监督、协调、帮助”的职能,自觉转变工作方式,突出“帮扶”,而不是“代管”,更不能“越位”;村干部要主动担当乡村振兴主体责任,把自身职责牢牢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守好自己的“责任田”,不当“过路看客”。另一方面,要健全监督考核制度,压实双方责任。要定期按照责任清单对照工作实绩台账对驻村干部及村干进行督查考核,保障驻村帮扶长效性与可持续性。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投稿邮箱:djtxwcz@126.com 联系电话:010-53616752
  通联处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莲花池南里23号 邮编:100055
  版权所有: 党建通讯网 网址:www.djtx.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