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增强村级组织活力、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基层政治生态的重要一环,要始终把抓好建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从“选苗、育苗、蹲苗”三当面着手,进一步激活村级后备干部干事创业的“源头活水”,破解村级后备干部“青黄不接”。
拓宽视野,精心“选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努力做到选贤任能、用当其时,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把好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注重在致富带头人、农村技术能手、退伍军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企业主等“能人”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储备库”,实行动态管理,从源头上确保村级组织“后继有人”。
培土施肥,悉心“育苗”。建立村级后备干部“1+1”帮带机制,建立村级后备干部“1+1”帮带机制,为每名村级后备干部安排至少1名镇村干部作为其“引路人”,对其工作、学习进行帮助指导。要注重在思想政治建设和能力建设上下功夫,打牢履职尽责长远根基,把培养管理作为资源有效利用的根本之策,促使后备干部快速成长成才,对培养成熟的可以大胆让其“顶岗锻炼”,把群众基础好、熟悉社会工作的优秀人才选派到矛盾纠纷、社会治理、产业发展、脱贫攻坚等一线,让他们的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及提升。
严管厚爱,尽心“蹲苗”。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从严管理是建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的“决胜”一招,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积极探索完善村级后备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激励青年后备干部扎根基层一线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