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主页 > 思想建设 > 正文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精心“养护”精神家园

作者:陈常国 来源:党建通讯 关注: 时间:2021-04-21 17:06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精心“养护”精神家园
★★★陈常国
www.djtx.org.cn
      4月16日出版的第8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强调,“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讲话中,习近平就“理想信念”作了较长篇幅论述,充分阐明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可以说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精神家园”,需要每个共产党员精心“养护”,坚决“守护”。
      要不断加强理论“营养”,坚定政治方向。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共产党人所坚守的政治方向,就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理想信念的坚定是最根本的坚定。建党百年来,理想信念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奋斗,为民族独立和民族复兴做出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可以说理想信念是我们精神的“寄托”、行动的“导向”。“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我们要坚持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教育,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提升党性修养、政治修养、品德修养的精神营养,确保正确的思想导向、前进方向。
       要不断加强精神“滋养”,保持政治定力。习近平指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长期以来,一批批、一代代共产党人为信仰而奋斗,“为真理而斗争”,前赴后继,勇往直前,构筑了中国共产党纯洁神圣的精神财富。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塞罕坝精神”“伟大抗疫精神”等众多“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精神财富。“人无精神难立,国无精神难强”。每名党员干部,都要强化“精神”意识,汲取精神力量,不断用“精神”滋养自己,增强本色力量、提高政治站位、保持政治定力,不断增强为理想信念,为新时代、新使命艰苦奋斗、砥砺前行的信心与决心。
       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保持政治品格。政治品格即政治品行、政治素养,体现了党员干部的政治品质、道德风尚。良好的政治品格,必须要有坚强的党性来保证。习近平指出:“要抓好党性教育和党性修养,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始终站稳政治立场,不断增强宗旨意识,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真正经受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抓好党性修养,才能更好地保证和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增强理想信念的政治定力。守住底线、不越红线、不碰高压线是共产党人为官从政必须涵养的政治品格。作为党员干部,要坚守好“精神家园”“精神高地”,就必须加强党性锤炼和修养,练就抵御“糖衣炮弹”“甜言蜜语”诱惑和侵蚀的“金刚不坏之身”。要时时事事处处对照党纪国法、对照党章党规要求,做好“政治体检”;要“每日三省吾身”,做好自省自醒、自警自净,慎独慎微、慎言慎行;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是与非、苦与乐的关系,不断增强思想定力、政治定力、道德定力。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我们要以当前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切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坚定信仰信念信心,精心“养护”和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投稿邮箱:djtxwcz@126.com 联系电话:010-53616752
  通联处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莲花池南里23号 邮编:100055
  版权所有: 党建通讯网 网址:www.djtx.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