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主页 > 思想建设 > 正文

红色光山故事 殷区农民武装起义

作者:陈 志 来源:光山史志党史室 关注: 时间:2021-04-27 17:52
红色光山故事 殷区农民武装起义
 来源:光山史志党史室
★★★陈 志 (搜集整理)
www.djtx.org.cn
      1927年,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人领袖,大革命失败。8月1日,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的领导下,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发动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南昌起义后的第六天,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在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论断,大别山地区党组织坚决贯彻会议精神,高举武装斗争的旗帜,这里先后爆发了黄麻起义、商南起义、六霍起义为主的几十次工农武装起义,光山殷区农民武装起义,就是党在鄂豫皖领导的革命斗争的一部分。
      早在1924年秋,光山县殷区的熊少山、殷仲环、杜彦威等进步青年在董必武同志创办的武汉中学接受马列主义,加入中国共产党,回殷区建立了光山县第一个党小组柳林河党小组,积极宣传马列主义,宣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思想,发展党组织,扩大革命力量,为后来大规模的革命斗争,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干部准备。
      1926年秋,熊少山同殷仲环、杜彦威等同志开始在殷区酝酿和准备开展农民运动,组织和发动广大贫苦农民建立“穷人会”,以标语、传单、革命民歌等形式,开展革命思想的宣传,鼓动和组织农民积极地开展经济和政治斗争。1927年秋,殷区农民运动蓬勃兴起。熊少山同志在“穷人会”的基础上,建立了农民协会,同封建地主阶级展开了斗争,为后来的革命武装暴动,奠定了群众基础。1927年11月熊少山派遣了殷仲环、杜彦威等三十多名殷区的优秀革命分子,参加了黄麻起义。他们回到殷区后,积极组织和武装群众,建立了一支数百人的农民自卫军,逐步地将农民运动推进到武装斗争的阶段。
      1929年2月,中共光山县委在柴山保尹家嘴正式建立,是河南第一个建在根据地、能公开活动的县委。诞生在腥风血雨中的光山县委,是一直特别顽强、能征善战、富有革命精神的队伍。光山县委成立后不久,于7月1日,领导光山县赤卫队、红枪会和农民近一万人,攻打光山南部重要关隘白沙关,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毙伤敌军数百人。这次革命暴动,史称“白沙关万人暴动”。
      1930年4月10日,中共光山县委在县委书记熊少山的领导下发动了殷区农民武装起义。数百名农民自卫军和上千名革命群众,从四面八方涌向殷棚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围歼了民团司令易本应部300余人,易本应只身单骑而逃。当天,举行了由数千人参加的庆祝大会,建立了殷区苏维埃政府,区长熊古如,区委书记吴恒顺。同时建立了殷湾、罗北冲、大朱湾、乐畈4个乡苏政权;成立了一支300余人的殷区游击大队,大队长刘守存,党代表熊全甫。镇压了熊干臣、傅风贤、李乔儒等反动分子;同时积极在殷区进行土地改革。 此刻,兰草花吐香、映山红烂漫 ,革命小调随风飘扬。
      4月底,易本应纠集各路反动民团向殷家棚反攻,殷区游击队、赤卫队和部分群众200余人,撤守到殷区西南的钱小寨。5月16日,各路民团向钱小寨发动总攻。起义军先后多次挫败了敌人的武装进攻,最后同二十倍于我的敌人血战五十余天,终应寡不敌众,除30多人冲破了敌人的重围外,其余同志大部分壮烈牺牲。
      这次起义,表现了光山人民走武装斗争道路,反抗反动统治的光荣的革命传统,展现了以下四种精神:
      展现了光山儿女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战斗困难时,守寨妇女在共产党员熊翠兰的组织带动下,在寨上演唱革命歌曲,鼓舞守寨军民英勇杀敌。
      展现了光山儿女坚定顽强战斗精神:敌人采取轮番攻打、长期包围、严密封锁、截断水源的战术,但是战士们意志坚定,在几天滴水未见的情况下,只能抓一把潮土放在胸脯上,忍渴坚持战斗,终因长期苦战,多数人饥 渴至晕倒;战斗从5月16日到6月11日,持续时间达50多天,守寨军民一直抗击到最后一刻。
      展现了光山儿女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6月11日夜晚10点钱小寨失守,敌人冲进寨里,进行疯狂地屠杀,一时山寨上腥风四起,战斗十分激烈,起义军以一当十,英勇拼杀,只有熊古如、钱运彬、汪光元等30多人,英勇杀出敌群,投奔了红军。区委书记吴恒顺、游击队党代表熊全甫,大队长刘守存和250多名起义军战士壮烈牺牲。
      展现了光山儿女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许多起义军战士被敌人用马拖、开水淋灌、剖腹、挖心、刀劈、钉挂墙上等残忍手段惨杀,你更能看到起义军战士始终大义凛然,宁死不屈的崇高的身影,他们一直同敌人斗争到生命最后一刻。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投稿邮箱:djtxwcz@126.com 联系电话:010-53616752
  通联处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莲花池南里23号 邮编:100055
  版权所有: 党建通讯网 网址:www.djtx.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