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主页 > 思想建设 > 正文

高 阳:以“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为贯穿主线

作者:高 阳 来源:党建通讯 关注: 时间:2021-12-24 17:15
以“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为贯穿主线
★★★高阳
www.djtx.org.cn
       意识形态话语权是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力”和人民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利”的统一。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要求我们积极推进党和人民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交流互动。简单的意识形态“灌输”或渗透,因其教育和支配的目的性过于明显,在主体性凸显的现代社会越来越难以奏效。个人意志先放到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框架之中再上升至国家意志,国家意志转化为个人利益诉求并通过个人意志发挥作用,成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合理选择。我们既要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使之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自我更新能力,进而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时代要求和新的社会环境,又要从社会不同群体的实际状况和利益诉求出发,注重区分宣传思想工作的层次性,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党性和人民性在意识形态上的统一,既要关注共同利益,更要注重提升共同价值。
首先,正确看待中美贸易战,要摆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不少人的认识中,中美1979年建交以来,两国关系是一直是比较“风调雨顺、和谐共处”的,甚至还度过“蜜月期”。直到2018年,美国政府单方面挑起并不断升级中美经贸摩擦,给两国经贸关系和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损害。美国一些人挑起这场摩擦,既有中国崛起因素,也有一些政客认为美国在两国经贸关系中“吃了亏”。2018年以来,被美方吊销访美签证、访美受阻、遭FBI骚扰的中国社科学者案例越来越多;读理工科的人申请好学校,拒签的比例高了;在美国工作了一段时间的中国人也受到一些牵连。既然支持国家了,就要拿出行动来,包括愿意承受相应的损失;内心对于国家的支持和认同,要转化为真实的信仰和行动;任何时候都记住对国家的,它是要转化为行动的。
其次,明确个人和集体、个人跟国家的关系。
       西方人喜欢讲的亚里士多德曾经讲过一句话,在城邦国家时期,如果一个人离开城邦,在外面独自生存的话,那么就两种情况,他要么是个圣人,要么是个野兽,也就是说个人是不可能脱离国家而独立生存的。 
再则,实现个人的价值,并和集体的命运结合在一起。
       市场经济体系从西方发端,然后扩散到全球。有个人主义的价值观,自由主义的价值观,整个社会趋向于多元,但是从实践上来看,各种各样多元的价值观,并没有突破传统上个人跟集体的那种一般的关系。在美国自由主义的黄金年代非常出名的肯尼迪总统做过一次演说,他里面讲到一条就是“不要去问国家能够为你做些什么,而要去问这个你能够为国家做些什么”,也就是说你即使追求的是个人的自由,你首先要实现这样一种个人的价值,并和集体的命运结合在一起。
       个人与集体之间形成一种辩证的关系,找到自己正确的定位。
       今天的中国处在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从大的方面来讲,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这个时代比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获得了一个比前人更高的平台,在国际上所具有的影响力,在国内所接受的这种公共的产品和成长的环境,对于之前的很多人来说是他毕生的梦想。那么倒过来从个人的角度上来说,我们的学习也好,我们的生活也好,我们的发展也好,也需要反哺这个集体,两者之间形成一种辩证的关系,才可以找到自己正确的定位。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投稿邮箱:djtxwcz@126.com 联系电话:010-53616752
  通联处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莲花池南里23号 邮编:100055
  版权所有: 党建通讯网 网址:www.djtx.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