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如何把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是农村驻村干部工作的难点。对上要做好政策落实;对下要做好政策宣传、讲解。富农的根基在乡村产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空间在富民乡村产业发展。小康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看农民的钱包鼓不鼓。现在看,一产增收的空间是有限的,潜力在二三产业,也是乡村产业的重点。现在,很多农民围绕种养生产打转转,很难接近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因此,要通过发展和提升农村产业结构构建联农带农机制,主要是提高农村产业的附加值,做大做强多渠道多环节促进农民就业增收,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笑脸多起来。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动能在富民乡村产业发展。乡村产业就是要把富民乡村产业发展置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大局之中,推动政策、项目和措施落地,突出“五个重点”。
——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富民乡村产业发展。一个是扩大规模。加强对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优质合作社的带动作用,按照“一村一个特色”原则,递补成长性好的乡村重点龙头企业。同时,引导地方培育龙头企业队伍,构建另一个是提升质量。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原料生产基地,引导加工产能重心下沉,扶持一批龙头企业牵头、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广大小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搭建平台载体推动富民乡村产业发展。推进政策集成、要素集聚、功能集合、企业集中,建设产业集聚区。引导地方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农产品加工园,打造一批现代化农业的农产品加工园,构筑乡村产业“新高地”。要建设一批基础条件好、主导产业突出、带动效果显著的产业强镇,培育乡村产业“增长极”。各村还要结合线上线下,培养各村“网红”、做好直播带货,做到线上和线下相结合,促进农村特色商品的销售。
——发掘特色资源促动富民乡村产业发展。支持建成一批县域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引导地方发展小而精、精而美的乡土特色产业。打造一批的特色产业村。培育乡土特色品牌。创响一批“乡字号”“土字号”品牌,发布一批骨架小、专精尖的乡村特色产品、能工巧匠名录,推介一批特色产品品牌。
——做精休闲农业拉动富民乡村产业发展。建设一批资源独特、环境优良、设施完备、业态丰富的休闲农业示范县。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乡村民宿、农耕体验、康养基地等。推介一批“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美丽休闲乡村、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
——促进农村创新创业驱动富民乡村产业发展。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引进一批科技人员和社会资本入乡创业,培育一批农民工、大学生和退役军人返乡创业,发掘一批“田秀才”“土专家”和“能工巧匠”在乡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