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主页 > 工作交流 > 正文

李子伍:“互联网+”报刊杂志 助推基层建设

作者:李子伍 来源:党建通讯 关注: 时间:2021-11-11 15:34
“互联网+”报刊杂志 助推基层建设
★★★李子伍
www.djtx.org.cn
       基层纸质报刊杂志的订阅发行,是为使基层干部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获取社会信息。但目前,基层报刊杂志订阅种类日益繁多,订阅资金预算逐步增加,加重了基层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基层工作任务繁重,大量作为任务指标征订的报刊杂志缺乏时效性,阅读率极低,精读率和影响力更是无从谈起,更多的报刊杂志被弃之一边,无人揭其面纱,最辗转流入废品收购站,失去了订阅的意义。如何为基层“减负”,更好地规范报刊杂志订阅发行,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转变传统订阅方式。面对电子阅读不可逆转的趋势,借助于信息技术实现传统纸质报刊杂志的转型已是大势所趋。现在的科技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去传播报刊杂志的相关内容,将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起来,合理有效的利用好大数据时代带给我们的红利,抓住人们零散的时间,做到“碎片化”阅读,这样既能减轻基层经济压力,减少积压和不必要的浪费,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又能达到阅读效果,符合时代的趋势与潮流。
       二是要加强网络监督管理。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当前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利用互联网推送报刊杂志,相关部门要做好监管工作,面对不法分子的“有机可趁”要进行严厉的打击并追究相关法律责任,为基层干部、人民群众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阅读空间。
       三是要增强报刊杂志可读性。新闻价值是报纸可读性的支柱,价值越高越贴近受众,越吸引人。报刊杂志在捍卫“党性”的同时,也要更加注重“民生人性”,坚持把百姓需求作为报纸定位的核心价值,把新闻产品的本土化、差异化作为报纸内容的着力点,以老百姓的眼光、角度、立场来透视生活,以生活化和人文关怀的方式来关注新闻资讯,聚焦民生。
       总而言之,我们提倡阅读纸质图书、报纸杂志,但纸质图书并非是唯一的阅读渠道,应当加强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的有机结合,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打造全民阅读的乡镇名片,返璞归真,找到纸质图书真正所存在的意义。报纸、杂志存在久远,已经成为一代人的时代印记,他们伴随着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至今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过去,在战争纷飞的年代,《申报》等众多报刊的发行给了那代人精神上的鼓舞;今天,人们也应当在报刊杂志中秉承那份初心,乡镇干部更应当秉承报刊杂志中蕴含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继往开来,奋勇前行,为实现伟大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投稿邮箱:djtxwcz@126.com 联系电话:010-53616752
  通联处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莲花池南里23号 邮编:100055
  版权所有: 党建通讯网 网址:www.djtx.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