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讯】核心提示:为深入了解边远山区“乡村振兴”的运行机制和相应成效,进一步强化新时代大学生“学用结合”,进一步提高所学专业的知识论证能力和实践能力,河北科技大学文法学院栖楼纺兴队于7月16日至23日,走进了地处太行东麓西部山区的保定市阜平县楼房村,与当地村民同食同宿同劳动,开始了为期8天的,以“走访调研、短期支教、慰问老党员、普法宣传、村委采访等,实践小队认真调研分析该村的成功途径及宝贵经验,并积极探索如何将这些宝贵经验和创造精神转化为我们新时代大学生的发展动力创新活力。

上图为:河北科技大学文法学院栖楼纺兴队部分成员踏进群山环绕的楼房村
山花烂漫野果香 板栗印证新楼房
7月17日、18日,栖楼纺兴小队进入庙沟、十五沟两地参观板栗种植地,深入了解楼房村林业发展情况。9名队员与农户一起清理荒草,了解板栗种植环境、种植方式,并学习了板栗采摘及脱壳技巧。在对板栗种植园承包者的张国明采访中,他表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脱贫攻坚以及新征程路上,一定要让党旗高高飘扬,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楼房村得到实现。

上图为:队员们在板栗种植地实地考察学习
乡村振兴工作忙 党群一心奔小康
7月19日,栖楼纺兴小队9名成员在村支书的带领下走访当地养殖场、箱包厂及农家乐钓鱼台。通过实地调研,找寻拓宽产品销售渠道以及促进产业发展的新途径。

上图为:队员们在村支书的带领下深入车间了解扶贫企业基本情况
网络诈骗需提防 普法宣传我来讲
7月20日,栖楼纺兴队李佳靓、张政、杨雅宁同学在楼房村村委会对部分楼房村村民代表进行普法宣传教育。针对目前网络诈骗,选取了六个典型案例进行宣讲,同时结合现实情况,讲述了关于新冠疫苗接种的预防诈骗指南。

上图为:队员们在村民中积极开展普法教育宣传活动
志愿支教内容多 我与少年同欢乐
7月21日,小队成员开展志愿支教,包括唱红歌、推广普通话正确发音、捐赠课外读物等。队员在执教过程中将自身技能与课本知识进行有效结合,从少年儿童心理所需出发,帮助他们拓宽视野,并计划形成长期支教行动。

上图为:栖楼纺兴队队员与当地少年儿童合影留念
聆听革命历史 传承红色基因
7月22日小队成员拜访了朱进花、于富祥、周生3名光荣在党50年以上的老党员,队员们还自发购买礼品赠送给老党员。其中,92岁高龄的朱进花同志讲述了他15岁时作为共产党员负责保障后勤工作,参与军队转移任务的故事,实践小队希望通过走访老党员,将老一辈红色革命精神,在我们青年一代传承下去。

上图为:栖楼纺兴队队员慰问该村老党员、聆听党员讲故事
“两委”带头辟新路 "楼房"振兴育新机
实践小队在调研中发现,楼房村振兴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国家的政策支持。楼房村党支部书记李喜红讲道:“乡村振兴坚持走好两条路,第一条是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第二条是抓实干、辟新路、育新机。”村委会带领楼房村村民从贫穷走向富裕,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在太行山区贫瘠的土地上火热的革命激情谱写了壮丽的诗篇。

上图为:团队成员与楼房村党支部书记李喜红合影留念
本次暑期实践活动团队成员聚焦"楼房振兴",感受到了国家对农村“乡村振兴”的扶持力度,感受到了全体村民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凝心聚力、团结奋进的精神实质。
同时,我们对楼房村的发展经验进行了总结。文法学院辅导员刘璐鞭策我们:“此次活动,同学们充分发挥了青年实践调研的优势及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实践的能力,为楼房村乡村振兴贡献了青春力量。”
栖楼纺兴队全体队员一致表示:本次实践活动给了我们精神动力,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将更加牢记“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政治使命,充分利用自己所学、所知、所会用心、用情、用力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用实际行动报效党、祖国和人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拼搏砥砺奋进。
文稿审核:何俊锋 常务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