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主页 > 调查报告 > 正文

谭江妹 基层存在的“六不”干部

作者:谭江妹 来源:党建通讯 关注: 时间:2021-03-11 15:22
基层存在的“六不”干部
★★★谭江妹
www.djtx.org.cn
       有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基层一些机关和单位存在一批“六不”干部:工作来了,分派任务,他们总是两手一摊:“我不会,你让某某某来做,这是他擅长的”,理直气壮地一推了事。“我不会”,说出来让人难为情,但吊诡的是,它却成了一些人的口头禅,是他们推诿塞责、不干事不担当不作为、甚至尸位素餐的挡箭牌,不光彩却很“实惠”,而且屡试不爽。
      观念转变的意识不强。受长期和平环境影响,干部安于现状,总是和“过去比”、和“不如自己的人”比,不愿做创新性的工作,一年到头没有几件在领导心里留下印象的事;还有的瞻前顾后,患得患失,不敢打破常规,害怕发生问题,工作生活中仍然抱残守缺、按部就班。
      学习提高的劲头不大。干部思想不够敏锐,对上级的指示要求,特别是习主席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述,跟踪掌握、学习领会不够,致使工作跟不上趟;学习不够主动,被动学得多、主动学得少,用时学得多,闲时学得少,甚至把学习当任务、当负担;学习成果向工作转化运用不够,学用“两张皮”,干中学、学中干的门道还没有摸着。
      工作落实的标准不高。干部掌握情况粗,对上级意图理解不透,对关键环节把握不准,对本级情况掌握不细,说起来头头是道,但经不起深究细问;具体落实粗,工作大而化之,敷衍了事,满足于能干多少干多少,干成啥样是啥样;检查指导粗,满足于工作“过得去”就行,把起点降在“能应付”的程度,不关注细节问题,不善于具体指导,领导安排什么干什么,主动出思想、提建议不多。
      主动担当的精力不足。干部只想个人进步,不愿辛苦付出,工作中简单的、容易的、出彩的工作争着抢着办,遇到复杂的、棘手的事情就犯难;工作能将就就将就,能应付就应付,不是首先从自身找原因,而是一味地找客观理由,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缺乏正视问题的勇气,碰到一点阻力或受到一点挫折,不是上交矛盾、绕道而行,就是灰心丧气、萎靡不振。
      转身落实的定力不够。干部“忘性大”,对上级交待的事情,不是“转身就抓”,而是“转身就忘”,到了时间节点才想起来,耽误了进程;有的“习惯拖”,工作接到手里,迟迟不能“出手”,有时拿出了东西但不过关,“打回去”后迟迟不见反应;有的“身心懒”,工作“随大流”,习惯性的混日子、躲猫猫,当“传声简”、当“甩手掌柜”。
      拼搏奉献的心态不好。干部整天患得患失,跟提升快的同志比,感到自己进步慢、怀才不遇;跟其它岗位同志比,感到自己岗位工作苦、好处少;跟地方人员比,感到生活太压仰,待遇不如人。有的“慢性堕落”,职务到顶、年龄到杠就放松了自身要求,个人愿望未能实现就牢骚多了、干劲减了、拼劲没了。有的“心思精力不集中”,把个人“私事”看得太重,把“公家的事”却不当回事,自己的事跑得快,公家的事能拖就拖、能少干就少干。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投稿邮箱:djtxwcz@126.com 联系电话:010-53616752
  通联处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莲花池南里23号 邮编:100055
  版权所有: 党建通讯网 网址:www.djtx.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