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主页 > 经验交流 > 正文

托里县:党建引领 踏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作者:李景松 来源:党建通讯 关注: 时间:2024-10-14 16:53
托里县:党建引领 踏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李景松
       近年来,新疆托里县聚焦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创新“党建+”模式,踏出一条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新路子。
       “党建+组织”,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乡村要振兴,组织是保障。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建立“县委书记抓方向、乡(镇)党委书记抓进度、村党组织书记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形成统筹推进、上下贯通、精准施策、一抓到底的乡村振兴工作体系。深入开展“五个好”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创建,实施农村“五强五提升”组织振兴行动,构建“党支部+驻村工作队+网格党小组(村民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架构,打造乡村振兴党建联合体,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行动优势。采取“党建+合作社”“党建+本地特色”“党建+乡村旅游”等方式,有效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大幅拓展,不断把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党建+人才”,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基础。搭建平台“强”人才,常态化组织全县66个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擂台比武”,各村党组织书记逐一上台展发展比干劲、展实绩比作风、展成效比落实、展亮点比创新,在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通过现场展示、经验交流、示范推广,选树担当作为好支书3名,激发“头雁”抓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优化结构“配”人才。全县66个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学历均为高中(中专)及以上,大专及以上学历41人,平均年龄38.7岁,实现学历年龄“一升一降”。每村动态储备4名以上后备力量,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目标。注重培训“育”人才。今年组织112名“三类”基层干部赴辽培训、30名高素质农民踏进青岛农业大学再提升、1024名农牧民进县技工学校学技能。通过搭建平台、分层分类选育,全面提升乡村振兴一线干部和本土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断夯实乡村振兴人才基础。
       “党建+实干”,助力乡村振兴稳步推进。乡村要振兴,实干要先行。立足本土资源禀赋、基础优势和自身发展实际,由党委统筹、支部主抓、党群共谋,探索个性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路径,持续培育“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组织3100余户群众发展庭院种植1258余亩,利用3664座圈舍养殖牲畜41万余头(只),累计开办民宿、农家乐、采摘园等庭院旅游经济73家,发展特色工艺品、奶制品等加工作坊110户,户均增收1500元以上。落实党员干部结对包联,全县2850余名干部职工结对包联5097户脱贫户,做到了“帮扶不漏户、户户见干部”“群众不致富、干部不脱钩”。县乡村党组织有针对性地组织党员结对帮带,当好“媒婆”,为820户致富能力弱的群众选择党员致富能手、150名有技术需求的农户选择党员技术骨干,以开展“经验交流会”“致富经分享”等活动,为群众传经送宝、拓宽发展思路,帮助群众持续增收。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投稿邮箱:djtxwcz@126.com 联系电话:010-53616752
  通联处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莲花池南里23号 邮编:100055
  版权所有: 党建通讯网 网址:www.djtx.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