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主页 > 经验交流 > 正文

陈常国: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面”不改“色”

作者:陈常国 来源:党建通讯 关注: 时间:2024-10-21 16:45
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面”不改“色”
★★★陈常国
       202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谷文昌纪念馆考察时指出:“衡量干部业绩好不好,关键要看老百姓口碑好不好。”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向谷文昌学习,树牢正确政绩观,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真抓实干、久久为功,把丰碑立在人民群众心中。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老百姓的“口碑”“夸奖”,反映了老百姓对领导干部工作办事、干事创业、道德品质等综合素质的态度、评价。党员干部应把“老百姓口碑”作为衡量自己工作业绩的重要“标尺”,始终坚持“面”不改“色”,树立正确“三观”。
       始终坚持“面向群众”,不改“为民本色”,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为民造福,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始终坚持面向群众,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改“初心使命”的“为民本色”。为民造福需要通过具体实践来实现,就必须树立正确的“事业观”“政绩观”。“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不把人民拯救出苦难,共产党来干什么”“只要对百姓有利的事,哪怕排除万难也要做到;凡是对党的威信有害的事,哪怕再小也不能做”……这是谷文昌的事业观、政绩观,他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始终坚持为民服务、为民造福,率领东山干部群众战天斗地十几载,让海岛换了“人间”,百姓换了“容颜”。习近平总书记称赞谷文昌“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丰碑”。我们要学习谷文昌心中始终装着群众冷暖,时刻围着群众服务的事业心、责任感,从群众急难愁盼事做起,既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又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扭住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
       始终坚持“面向党旗”,不改“清廉底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党旗是代表一个政党的旗帜。中国共产党党旗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我们始终坚持“面向党旗”,就是心中向党、对党忠诚,就要坚守“廉洁高地”,不改“清廉底色”,让自己的人生光明磊落、出彩出色。“离开时,你带走的是两罐自腌的咸菜;留下的,是一片生机盎然的绿洲。”这就是东山人民对谷文昌的朴素而又高度的评价。每逢清明节,东山的父老乡亲都会拥至谷文昌墓前献一捧自己采摘的花草,放一盘自家做的吃食,燃一根他生前最爱抽的香烟,寄托无限缅怀。“谁把老百姓放在心上,老百姓就把他永远放在心里”是对谷文昌生动写照。我们要学习谷文昌对党忠诚、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的政治本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要常算“政治账”“经济账”“家庭账”“幸福账”“自由账”“健康账”,紧扣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每一粒纽扣”。要时刻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刀刃向内加强“自我革命”;要时刻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勤掸“思想尘 ”、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确保走出精彩“人生路”。
       始终坚持“面向未来”,不改“发展成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未来就是“梦想”“理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强国梦”。领导干部就是要在“奔梦”“圆梦”中发挥应有价值、实现自我价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党领导部来说,其价值的大小关键看事业发展的“成色”如何,就是干事标准、成事质量是否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的检验。发展的成色不足、不纯,其“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也会“倒塌”。谷文昌以“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胆魄,十几年如一日,攻坚克难,硬是治服了“神仙都难治”的风沙,让东山人民悦享“青山绿水”、尽享“发展成果”,实现了人生价值、彰显了生命意义。“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领导干部的评价,成为评价好干部的标准。领导干部要按照“四有”标准要求,树立“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的价值观,确保事业发展“成色足”“价值高”。
       “政声人去后,丰碑在民心。”领导干部只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人生观、价值观,把老百姓口碑作为衡量业绩好不好的“标尺”“导向”,才能在服务群众、干事创业中不断校正校准“坐标”,一以“观”之创造出无愧于人民、无悔于人生的新业绩。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投稿邮箱:djtxwcz@126.com 联系电话:010-53616752
  通联处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莲花池南里23号 邮编:100055
  版权所有: 党建通讯网 网址:www.djtx.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