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全党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
学习党史是党员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广大党员干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切实做到学史知史,更好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切实达到学“史”知“忠”、学“史”尽“忠”、 “史”“忠”如一,做“忠诚”的党员干部。
深入学习党史,知史爱党,做到“绝对忠诚”。百年党史是一部历经腥风血雨、砥砺艰苦奋斗,凝聚伟大力量、形成伟大精神的顽强抗争史、不懈奋斗史。一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为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百年奋斗中所形成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红旗渠精神、改革开放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等,每一种“精神”形成的背后都是一代代、一批批中国共产党人的流血牺牲、无私奉献的凝结,成为我们党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精神支柱。知史爱党。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做到对党“绝对忠诚”,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深入学习党史,知史爱国,做到“忠贞报国”。百年党史是一部坚持追求真理、不断守正出新的探索史、创业史。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追求真理、探索实践,既培元固本又改革创新,“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正是在真理的感召下,在理论的照耀下,在信念的支撑下,李大钊、王尽美、瞿秋白、吉鸿昌、杨靖宇、时传祥、雷锋、王进喜、邓稼先、钱学森、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黄大年、林俊德、张富清……一批批爱国仁人志士,怀着报国强国的忠胆赤心,舍己为公、舍家为国,不怕牺牲、无私奉献,彰显了民族大义、英雄气节、家国情怀。学史爱国。通过党史学习教育,真正体悟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和行动认同,进一步增强国家意识、民族情感,敢于同损害国家荣誉、破坏民族团结、侵犯国家利益的行为作坚决斗争,始终做到红心向党、忠贞报国。
深入学习党史,知史爱民,做到“忠心为民”。百年党史是一部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为民史、复兴史。通过对历史的学习,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人民的智慧、人民的伟大,人民对于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时期的重要作用。通过学习党史,进一步明确大革命时期、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坚强后盾、历史贡献,明确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道理和内涵。知史爱民。百年党史充分证明,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就能克服一切困难、战胜任何挑战,离开群众将会一事难成。通过党史学习,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等实际问题,不断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忠诚忠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爱党爱国爱人民,以饱满的精神、高昂的斗志、扎实的作风,投身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征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