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先烈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正是有了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我们的国家才得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让我们从先辈的革命精神中追寻理想、汲取力量,沿着先烈的足迹努力奔跑、逐梦前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辉煌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回望“走过的过去”,无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开创事业、奋勇向前,用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树起精神坐标。新时代困难挑战面前冲锋在前、精锐出战的“最美逆行”。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犹如黑暗中的灯塔,为我们照亮前行之路、指明前进方向。读懂精神密码,从中汲取奋进力量,时刻听党话、跟党走,坚定信仰信念。
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要把先烈精神融入血脉中、落到行动上。要初心不改,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时刻把人民群众利益摆在首位,多站在群众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永葆初心。要笃行担当,担当作为不能成为空谈,要体现在实打实的行动中。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从事着人类历史上最宏大、最坚决、影响最深远的伟大事业的我们,我们的初心不改、笃行担当,学习他们的百折不挠、舍生忘死,在本职岗位上日夜坚守、履职尽责。知所来、明所往,更能激发起奋发拼搏、砥砺前行的力量。打开中国共产党厚重的史册,无数先烈为了国家和民族大义,不计个人得失,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无论是腥风血雨中的革命战士,还是和平年代的“最美逆行者”,他们始终无畏前行、无私奉献,以激昂豪迈、气吞山河的冲锋姿态,守望着人民群众的幸福平安,捍卫着民族独立和共和国的繁荣发展。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挺起了民族脊梁、树立了价值标杆、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的赞歌。习近平总书记就曾说:“对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不管时代怎样变化,我们都要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和奉献。”让英雄精神融入民族血脉,我们才能不断激发前行力量。对先烈的缅怀,既是精神的洗礼也是未来的召唤。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传承英雄精神必须把初心使命作为动力源泉、把履职尽责作为基本要求,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以功成不必在我和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把先烈矢志奋斗的复兴伟业推向新高度。“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更应继承先烈遗志,将对革命先辈的崇高敬意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中汲取民族奋斗意志,用历史的火把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以“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对光明的前途充满信心、对复杂的道路保持清醒,善于化风险为机遇、化挑战为动力,披荆斩棘、破浪前行。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只有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来,全民族的共同理想才能实现。因此,我们每个中华儿女都要以革命先烈们为榜样,让个人理想无条件地服从国家理想,自觉地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中,把个人奋斗融入实现社会现代化共同奋斗之中。要有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和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关键时刻不动摇,危难关头挺得住,始终经受住困难和挑战的考验。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我国所处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当代中国,热爱祖国,最根本的就是要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爱国必须爱人民,这是必然的道理。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我们理解爱国主义的基础,也是弘扬爱国主义的现实依据。祖国的命运和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是密不可分的。要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要心系民族命运、心系祖国发展、心系人民福祉,让民族更兴盛、国家更富强、人民更幸福。
对历史的纪念,是为了更好的出发。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从事着人类历史上最宏大、最坚决、影响最深远的伟大事业的我们,要以先烈为师,学习他们的初心不改、笃行担当,学习他们的百折不挠、舍生忘死,在本职岗位上日夜坚守、履职尽责,让先烈精神指引前行、永绽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