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今日】:1953年 中央军委在京召开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
★★★陈 志
【核心提示】:1953年12月7日至翌年1月26日中央军委在北京召开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会议根据毛泽东的指示,明确提出军队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在现有的基础上,有步骤地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的革命军队”,以保卫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防御帝国主义的侵略。提出,要用五年到十年左右的时间,逐步达到武器装备现代化,编制体制合理化,军事制度和军事训练正规化,为人民解放军的正规化现代化奠定牢固基础。这个长期奋斗目标,对指导人民解放军实现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伟大转变,加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受当时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这个任务没有完全实现。

1953年12月7日~1954年1月26日在北京中南海居仁堂举行。出席会议的有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各总部,各大军区,各军种、兵种,中国人民志愿军和各直属院校的主要领导等,共123人。
朱德、彭德怀、林彪、高岗、刘伯承、贺龙、陈毅、徐向前、罗荣桓、聂荣臻、叶剑英、黄克诚12人组成大会主席团。
会前,毛泽东对会议内容包括主报告、会议开法等问题提出过具体意见。朱德致开幕词和闭幕词。
彭德怀代表中央军委作题为《四年来的军事工作总结和今后军事建设上的几个基本问题》的主报告和会议总结。
中央军委委员、代总参谋长聂荣臻作了《关于组织编制问题的报告》《关于组织编制问题的总结》。总政治部副主任萧华作了《关于军队政治工作建设的几个问题》的报告。
副总参谋长张宗逊、总干部部副部长赖传珠分别就军事训练工作和干部工作作了报告。
中央军委委员刘伯承、贺龙、陈毅、叶剑英等作了会议发言。
会议以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为指针,全面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4年来的军事工作,着重研究讨论军队建设的总方针、总任务,国家武装力量总员额,军队组织编制,军队政治工作,实行义务兵役制度、军衔制度、薪金制度等重大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建设作出总体规划和部署。
会议确定人民解放军建设的总方针、总任务为:建设世界上优良的现代化革命军队,以保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防御帝国主义侵略,主要是防御美帝国主义和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会议明确建设现代化军队的道路,确定军队总定额为350万人,减少国外订货,挤出军费发展重工业,选择重点建设,实现武器装备现代化;会议明确提出现代化军队建设中长期的、经常的中心工作是训练部队,特别是训练干部;提出正规化建设是现代化军队绝不可少的基本条件,原则通过以义务兵役制代替志愿兵役制、以薪金制代替供给制,颁布军官服役条例,实行军衔制等;会议强调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政治工作是建设现代化革命军队的根本保证,强调必须健全党委制,加强党的集体领导作用,切实执行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
此次会议规划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建设的蓝图,明确了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对于统一全军思想,推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全面展开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实际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