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敏县“三抓”突出农牧民学校培训实效
柳婷婷
www.djtx.org.cn
为进一步提高基层各族群众文化素质、就业能力,额敏县从开展农牧民学校着手,采取抓“管理、重点、实效”等方式,不断加强农牧民的学习和培训工作,让更多农牧民们学到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配强班子抓管理。建立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担任校长,村支部书记担任副校长,村“两委”班子成员、驻村工作队员、本地“土专家”等人员为教师的管理培训机制;通过宣传引导、因需施教,
制定培训计划,严格培训管理,实行量化积分制,对群众参加培训情况、学业完成情况进行登记、考核,并予以公示,对得分高的家庭在生产、生活方面予以适度帮扶,进一步调动群众参加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激发农牧民学校活力。
推进理论抓重点。坚持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作为当前首要任务重点推进,帮助农牧民党员、群众准确理解把握新时代、新思想、新理论和新要求;把自治区、地区“访惠聚”驻村工作会议精神作为必修篇目单列专题,帮助大家熟悉全局、把握重点、明确思路;以村级远程教育站点为基础,提升活动场所设备配置,把惠民政策、国家通用语言、技能培训等作为培训重点,使“农牧民学校”有序、科学规范运行,并从村级运转经费中列支专项资金充分保障“农牧民学校”培训工作有序开展。
学习培训抓实效。根据农村党员年龄结构、知识层次、需求特点等实际情况,分设不同班次,对症下药、分类指导,围绕 “一条主线”、聚焦“一个总目标”、 结合落实“访惠聚”驻村工作“八项任务”,丰富学习形式,突出政策法律宣传、民族团结教育、实用技术培训三大功能,采取专题讲座、政策解读、经验分享、影像教学、结构化研讨和总结交流等方式培训;邀请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党员、致富带头人现身说法,面对面为大家讲经验、谈体会,手把手的传经送宝,让身边人身边事,激发大家谋发展的内生动力;以农村当前存在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广大农牧民进行集中讨论,变个人自学为集体学习,提高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增强学习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