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主页 > 工作交流 > 正文

额敏县 把握“精准”要义 打好帮扶“组合拳”

作者:杨海军 孙振宁 来源:党建通讯 关注: 时间:2019-04-24 15:40

额敏县 把握“精准”要义 打好帮扶“组合拳”

杨海军 孙振宁

www.djtx.org.cn 

近年以来,额敏县紧紧把握脱贫“精准”要义,迎难而上,精准施策,加大攻坚力度,真抓实干,打好脱贫攻坚“组合拳”。

  扶贫协作突出精准,驻村帮扶兜牢底线。这两天,玉什喀拉苏镇巴拉拜村村民迎来了好事情。前些年低价对外承包土地的农户,在县畜牧兽医局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协调下,与承包方以每亩300元的价格重新订立了承包合同。贫困户加依娜古丽•米拉提刚刚签订完家里70亩地的承包合同,仅这一项今年家里就增加了10000多元的收入。

  玉什喀拉苏镇巴拉拜村村民加依娜古丽•米拉提说:“以前每亩70块钱包出给人家,现在村队上、工作队给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每亩地涨了230元,这个对我们家来说是特别好的事情。”

  土地收入增加的同时,加依娜古丽•米拉提和丈夫还在驻村工作队的协调下就近在家门口的三源养殖专业合作社实现了就业,每月收入5000元。

村民加依娜古丽•米拉提说:“以前在家的时候,我自己没活儿干,在家里带娃娃,然后我老公有时候有活儿干,有时候没活儿干。现在挺好的,挺稳定的,我们这里待的也是比较好。”

为巩固扶贫成果,稳定就业,增加收入,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积极与周边用工企业建立就业扶贫基地和扶贫车间,鼓励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玉什喀拉苏镇三源养殖专业合作社高峰时期的企业用工达到30多人,全部来自巴拉拜村及周边村队,月收入都在2000元以上。

  玉什喀拉苏镇三源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孙建军说:“他们招来的人都是培训好的,经过学习培训的、有专业技术、专业技能的人。这样的工人可以长期的订合同,三年五年这样子,比较稳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工作队通过入户走访摸清底数,建立了“富余劳动力数据库”。对于不同群体,工作队请来专家对他们进行“订单式”技能培训,以提高转移就业人员技能。2018年至今,登记有就业意愿的村民70多人,已实现60余人稳定就业。

  畜牧兽医局驻玉什喀拉苏镇巴拉拜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朱瑞堂说:“按照习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指示精神,脱贫致富的路上不能落下一户一人,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小康生活。今后我们脱贫攻坚的工作重点一是通过定向培训,稳定就业,就能稳定收入。二是通过公司加农户的形式,搞订单农业,稳定收入。三是发展庭院经济,利用本村的地缘优势发展庭院养殖和庭院种植稳定收入。争取到2020年,全村贫困户人均收入达到万元以上。”

 

  2018年,全县累计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688人,登记就业转失业再就业人数为4556人,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3000人次,实现劳务创收1.2亿元。其中,全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转移就业2487人,人均增收2000元左右。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投稿邮箱:djtxwcz@126.com 联系电话:010-53616752
  通联处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莲花池南里23号 邮编:100055
  版权所有: 党建通讯网 网址:www.djtx.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