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基层组织,基层政府部门、乡镇和村社区是联系上级部门和居民的桥梁;基层工作比较复杂,大多数基层单位的工作状态往往是“5+2”或“白+黑”,繁杂的文件、泛滥的负担、逐级开会、培训多、差旅开支大成为基层工作的主要压力源。2019年是“基层减负年”。中共中央办公厅专门下发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可见,基层干部已无法承受这一重担。要减轻基层负担,让干部从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中解脱出来,“减”字必须当头。
要达到“减”的目的,首先要减少“APP”。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手机收发信息,已成为领导下达任务、部门传达文件精神的最快捷、最有效的方式。近年来,政务类APP兴起,各地区、各部门竞相推出自己的APP,有的甚至有好几个。一些地方,在干部手机上安装了10多个政务应用程序。事实上,这些应用大多是噱头,几乎处于“半僵尸”状态。他们花了大量的精力去操作,让人身心疲惫。“干得好不如晒得好”是讽刺,如果以领导能不能“看见”为评价标准,对行为人的伤害可想而知。当工作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信息和照片上时,工作任务是否能落实到位就很难说了。工作难免还会出现投机取巧,避重就轻的现象。
不少基层干部感叹,APP确实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但APP过多的推出也给基层工作增加了一定负担,手机几乎无法安装。因此,应把减少APP作为基层减负的重要内容。
注重方式。应该合并的合并,应该取消的取消。基层政务APP平台可以有,但前提是要对基层干部和基层工作有用。如果不能起到促进作用,却让基层干部怨声载道,那么这样的平台一定要瘦身砍掉。
注重实效。基层减负成效如何,关系到党的发展的伟大事业。基层减负从APP开始。当然,上级应该承担更多责任,减轻基层负担。对于新兴媒体和平台,各部门特别是基层单位都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优势,但仍需注意扬长避短。要简化合并应用,避免无用的推广和安装,切实减轻基层单位负担。地方部门要在合理使用各类应用的基础上,留下一些实用性强、去掉一些“走形式”的政务APP和工作群,让政务APP和工作群回归助力工作的初衷,真正做到“帮忙不添乱”。
加强优质政务APP的使用,可以通过对“学习强国”平台的集中学习和使用,鼓励基层干部做好日常学习,提高政治素养。积极整合地方各部门的政务应用,让基层干部摆脱被政务APP和工作群“绑架”的局面,腾出更多的时间,走家串户、深入一线,全身心投入到服务基层群众的行动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