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一份反映一些政务APP变味走样占用基层干部大量时间的材料上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摈除形式主义。政务APP从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但过多过杂的APP、“僵尸类”“空壳类”APP以及存在的强制推广、滥用积分排名、过度留痕等问题,不仅占用了基层干部大量时间、耗费大量精力,还会致使“干得好不如晒得好”等不良风气的产生。让政务APP“瘦身”,摈除“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才能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与活力。
精简整合,规范运行机制。对政务APP既不能“一放就乱”,也不能“一管就死”。一方面,要清理精简,为基层松绑减负;另一方面,要整合优化,归口管理、集成服务,通过数字赋能释放更大治理效能。要想真正给指尖“减负”,国家层面要应强化顶层设计,对各类政务APP进行“瘦身”,尤其对相关联的APP,该合并的要合并,该精减的要精减,构建任务导向型的扁平化联系网络;对一些华而不实,与实际工作严重脱节的“僵尸”APP,应尽快“扫地出门”,实现从追求数量到注重质量的转变,提升服务效能。同时,应该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政务APP去留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从而倒逼政务服务“接地气”“贴地飞行”,让群体真正用起来,离不开。
常态监管,建立长效机制。形式主义之弊非一日之寒,从根子上减轻基层负担也非一日之功。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取得一定成效后,仍需巩固整治成果,加强常态监管,建立长效监督机制,防止反弹回潮。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论述和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结合起来,把握好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规范管理和长远发展的辩证关系,既摈除形式主义、着力为基层减负,又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只有在巩固整治成效上下功夫、在健全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在强化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的数据安全上下功夫,才能切实抓好政务APP“瘦身”,推动基层减负工作不断走深走细走实。
激励问责,促进真抓实干。基层干部工作任务本就繁重,每天还必须得按时完成各种APP任务,导致部分干部选择弄虚作假糊弄上级,甚至还会致使“干得好不如晒得好”等不良风气的产生,极大破坏了基层政治生态。一方面,应完善激励关怀机制,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对于能干事、敢干事的基层干部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切实保护干部履职尽责、真抓实干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问责制度,让偷奸耍滑者无处立身,要持续加大发现、监督、问责机制的创新,对那些投机取巧、大搞形式主义、面子工程的干部,要依规依纪依法严肃问责,真正起到问责一个、警醒一片的效果,切实让基层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着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