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因地制宜 产业发展需做好三点
一是因地制宜。《吴越春秋·阖闾内传》中指出:“夫筑城廓,立仓库,因地制宜,岂有天地之数以威邻国者乎?”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也同样如此,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要科学把握各地差异和特点,找准自身特色,体现乡土风情,做好与当地地理条件相符合、相适应的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发展产业。要在尊重当地实际、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特色效益产业。确定产业发展的方向前,要深入实地走访、精准调研、科学论证。经过集体讨论、民主决策之后,再确定上马产业,切忌违背当地的实际情况,拍脑袋决策。真正做到以党建为引领,以效益为导向,以发展为目标,发展适合当地的产业。杜绝出现“照葫芦画瓢”式产业选择、盲目“跟风式”发展等情况。
二是循序渐进。古话说:“欲速则不达”。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一步到位,要循序渐进,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确保产业落地、发展、见效。产业的实施影响面大,需统筹的事情多,前期的宣传动员、土地流转、技术培训,中期的日常管理,后期产销对接等一系列工作是一个产业发展的所必备要素,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调整,适应。只顾产业规模和进度,可能会影响产业的健康发展,可能造成资源浪费,也可能会挫伤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三是产销对接。“药好不好,不看广告,看疗效”,产业好不好,不看规模,看效益。产业要有效益,销路是关键。要推广党建+合作社+农户模式,做好产销对接,发展订单农业。要推进“产品产销稳定衔接机制”,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产销对接能够帮助产业节本增效,实现产品生产供给与市场需求的有效衔接,实现资金回流,防止资金链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