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把手”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领头雁,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上必须作表率、打头阵,要增强主动监督、相互监督的自觉。如今,我国正走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赶考之路上,作为“一把手”,不仅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四个意识,还应具备公仆意识、法律意识和自律意识等,自觉把自己置于法律、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困难险阻,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胜利。
一是要增强公仆意识。想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人民至上”的理念。“一把手”要自觉淡化权力观念、领导观念和唯我独尊的观念,不断强化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看待手中的权力,摆正与群众的关系,切实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相反,倘若不能正确看待手中的权力,做“官老爷”,高高在上,玩弄人民赋予的权利于股掌之中,有恃无恐,目空一切,其结果必然是滥用权力、自我放纵、违法乱纪,带坏一个班子、毁掉一批干部、败坏一方风气。
二是要增强法律意识。现今法治社会中,法律监督是最有效、最有力的监督,但现实生活中,“人治”观念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有的领导干部习惯于搞家长制、一言堂,这样不仅把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也践踏了党的民主集主制原则。要想克服“人治”观念带来的坏处,必须大力推进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带头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善于用法律来监督自己,严格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依法办事能力,决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三是要增强自律意识。在实际工作中,“一把手”做到主动接受监督的关键在于是否有很强的自律意识、很好的党性修养,这就要求“一把手”要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因此,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必须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加强党性锻炼,在学习实践中强化自律意识,拓展思维,不断提高理论水平、精神境界和政治素质,自觉用党规政纪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防微杜渐,竖不攀,横不比,切实增强拒腐防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