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湾市:“三力”推动党员教育提质增效
★★★吕光旭 常恒山
沙湾市立足新时代党员教育新要求,以“强阵地、优资源、广宣传”为主线,提升教育站点影响力、增强电视片制作感染力、强化宣传矩阵传播力,推动党员教育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聚焦“阵地+管理+服务”,构建全域覆盖党员教育站点体系。织密三级网络,延伸教育触角。按照“市级统筹、镇街建强、村社兜底”原则,完成200个基层党员(远程)教育站点设备升级改造,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教育网络。建立“1+N”导师帮带机制。打造党员教育中心干部为总导师,11个乡镇和4个街道党员教育力量为骨干导师的导师团队,逐层帮带各乡镇(街道)、下辖村(社区)党员教育力量开展业务培训,督促各级党员做好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创新三类课堂,提升服务效能。开设“理论课堂”筑牢根基,打造“实践课堂”促进学用转化,组织“车间党课”“大棚党课”67场,解决生产技术难题26个,拓展“云端课堂”打破时空限制,推出直播课程49期。
突出“策划+制作+传播”,打造精品党员教育资源电视片。构建三级联动创作机制。建立“组织部门把方向、专业团队抓制作、基层党员审内容”协同机制,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中心工作,年均策划重点选题11个。创新四维融合创作手法。采用“历史重现+人物访谈+纪实拍摄”多维叙事方式,通过微距镜头展现基层一线党员干部在适应时代的潮流中表现出的先锋模范风采。拓展立体传播矩阵。构建“网络推送+线下巡映+视频展播”传播体系。在沙湾党建视频号设置多个合集,累计播出教育片39期;开展“送片下乡”活动,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化广场、乡村电影院等红色基地放映《榜样9》等优秀共产党员事迹300余场次;制作“5分钟精华版”短视频,在商超、公交移动屏滚动播放,日均覆盖人群3万人次。
强化“平台+内容+机制”,构建党员教育大宣传格局。搭建全媒体宣传平台。通过沙湾党建“一网三号”开设党员教育专栏,发布信息500余条,设置“掌上课堂”专题学习,推出《我是共产党员》系列短视频9期。创作分众化宣传作品。针对不同群体精准施策,创新“文艺+教育”模式,创排情景党课《青春“黔”行向“疆”来》等作品,在2月自治区“精品党课一月一讲”活动中表现突出。健全长效化工作机制。建立“三项保障”体系,将党建宣传工作纳入党建考核,形成“财政拨款+党费补充”多元投入模式,年均投入超20万元,组建70人“红色讲师团”,开展“送教上门”服务200余次,形成“专家讲理论、典型讲实践、群众讲故事”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