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2019年的“基层减负年”,文山会海、形式主义得到有效截止,基层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随着信息时代“互联网+”模式的不断演变深化,无纸化办公、信息化办公、移动办公逐步向基层延展,进入了数字化办公时期,办公质量、办公效率得到很大的提升。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方面发挥出了巨大作用,但“数字化”在大显身手的同时,却也无形中增加了基层负担。
“工作群”泛滥,疲于应付。通过QQ、微信等平台,建立工作群,各部门、上下级之间信息交换、任务传达更加便捷快速,工作效率显著提升。曾经,布置工作是打电话,后来是发邮件,现在上级随时随地在群里布置任务,无论布置的任务是紧急的还是不紧急,都要求基层马上回复,基层干部在应付一个又一个群的轰炸中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根本没有时间去做那些真正重要的工作。建群成了布置工作的首要任务,一个工作一个群、一次活动一个群,现如今基层干部每天要应对20个工作群以上,随时都在关注着QQ、微信消息,生怕错过了会议通知或者上级安排的工作任务。特别是在节假日,更是一刻也不敢放松,随时都得把值班情况、在岗情况、安全情况等相关信息进行汇报。
“系统”繁杂,信息闭塞。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项业务都已形成对应的信息系统,给工作提供极大便利。然而,有的业务系统内容、功能同质化,不能互通互联,数据不能共享,要求基层重复录入,上级不同部门反复向基层索取相似的数据,基层反复填写各类相似的表格,耗费大量人力精力苦不堪言。
身处大数据时代,我们更应该利用好、发挥好大数据技术的正向作用。必须警惕打着高效、便民、方便的幌子脱离群众,搞形式主义。只有不盲目跟从,实事求是,这样的大数据建设、管理、应用,才能更好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数字化“离不开观念的转变。对标“减负”要求,首先必须转变思维认识,真正树起为民干事的服务理念,切实把“花架子”“空把式”统统减掉,让基层干部把心思用在为民解难,帮民解困的实际工作中,而不是大搞形式主义,建个QQ群、微信群就完事,要持续跟踪,提升服务的质量效益。
“数字化”要有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做好基层工作的核心坚守。摒弃一味盲目执行“上级”要求的观念,杜绝利己主义,坚持实事求是,以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以群众满不满意、答不答应为工作的出发点,真正深入做好调研调查,真正解决群众身边的困难问题,只有建立和践行如此的观念,基层干部才能在“减负”中“增压”,才能真正避免形式主义涟漪的无限扩张,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做好基层工作,进而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数字化”离不开合理的优化。要改变以往“闭门造车”的数字平台建设模式,强化各行业、各部门、各地区之间的协作,建立覆盖多个领域的数据库,通过一次数据采集录入,就能让各部门信息互通,实现数字平台的共建、共治、共享。要不断优化各类数字平台的操作使用,科学合理设计、简化操作流程,使之简单易学,符合基层工作人员特点,减少空转虚耗,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