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新选出来的副书记一直都是在县城开店,都住在城里,只有上班在村里,可能都不太熟悉村情嘞。”渡马镇新民村村民杨大姐对新任村干部能否做好村里面的工作表示担忧。当前正值换届,后续会有更多高学历的年轻人进入村干部队伍,“平时居住在城镇,忙时回村干工作;白天工作在村里,晚上住宿在城镇”的“两栖式”村干部将愈发增多。
究其原因,生活条件改善、兼职求薪是导致“两栖式”村干部逐渐增多的主要因素。另外,责任意识淡化也是村干部“两栖”的助推器,在没有明文规定村干部不得“两栖”的情况下,认为法无禁止即可为,所以一下班就“溜之大吉”。
村干部选择“两栖”的原因不一,但村干部“两栖”造成的问题不容忽视,如导致上级各项方针政策在向下传达上受影响、干群联系不紧密、村情民意反馈不及时,均会影响村级事务管理、从而影响基层治理效能。
解决村干部“两栖”所带来的问题,关键是要抓好制度问责体系建设,严把进门关、考核关,保障待遇,通过强化教育,健全制度,提升村干部治理能力,让服务意识、为民意识在村干部心中进一步扎根。
坚持高位选人,抓实村干选任管理。借换届契机,按照注重功能适配、坚持高线选人原则,坚持从“五个一批”选配村干部,抓实乡土人才“选、育、用”等关键环节,重点关注致富带头人、复原退伍军人、经营管理能手、大学毕业生等人员,将乡土人才纳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进行培养,从严把好人选关,把好储备人选的年龄、学历关,实现“两升一降”目标,促进村干部队伍活力迸发,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强化教育培训,筑牢为民宗旨意识。抓好村干部队伍管理工作,重中之重在于抓牢思想政治建设。对“两栖式”村干部的管理,从强化教育培训入手,积极通过县委党校、乡镇党员培训基地等开展多形式、多类型的培训,强化村干部规矩责任意识,提升其为民办事、带头致富的能力,筑牢村干部为民服务宗旨意识,有效防止村干部思想消极涣散,促进干群关系和谐。
保障福利待遇,减少“兼职求薪”思想。村干部“两栖”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待遇保障不够稳定,部分村干部由于对后续待遇保障存在忧患意识,因而滋生兼职等思想。可以将村干部纳入工会管理、为其缴纳养老保险、让其享受带薪休假福利,不断完善健全干部薪酬体系并建立正常增长机制,既解决村干部“燃眉之急”,又消除其“后顾之忧”,才能让其安心工作,避免分心“谋出路、讨生活”,最大限度遏制“两栖”村干部在乡村治理中的产生负面影响。
健全制度保障,厘清职责压实责任。要抓好政策配套和制度建设,调动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一方面,要建立责任清单,厘清村干职责,推动村干主动承担主体责任,把自身职责牢牢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守好自己的“责任田”,不当“过路看客”。另一方面,要健全考核奖惩制度。加强村干部日常履职情况管理,在强化年度考核的同时抓实抓细绩效考核工作,建立选拔任用、教育培训、考核管理、日常监督、定向招考体系,严格实行奖优惩劣制度,让村干部干有甜头,错有苦头,不断激励村干部担当作为、开拓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