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湾市:向“新”而行 释放两新组织动能
★★★何春香
沙湾市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推进融合赋能,突出抓好机制建设、需求导向、公益服务,全面激发两新组织党建内生动力与发展活力,不断开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新局面。
完善机制,聚力凝“新”。建立组织部与社工部携手牵头、四个专项组统筹联动、各委员单位配合实施的“2+4+N”工作机制,按需召开专项工作会议、委员单位联络员会议及年度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会议,构建上下联动、统筹协调工作格局。实施两新工委委员单位轮值模式,制定“轮值”任务清单,细化两新党建工作措施,开展理论联学、资源联享、党建联促、行业联管、典型联育“五联”活动,畅通属地与属业共管、两新工委横向指导与上级行业系统纵向推进并行管理体系。落实常态跟踪管理,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随机抽查等方式,全面解剖党组织作用发挥、经费保障、发展党员、组织生活等17个方面,分级评估两新组织党组织“A类”10个、“B类”52个、“C类”19个,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保障日常工作有序进行。
聚焦需求,惠企暖“新”。聚焦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户外劳动需求,成立25个“工会驿站”、4个“司机之家”、1个工会联合会,培育7个“青年之家”、11个“暖锋驿站”、30个居民小区“党群服务站”,免费提供饮水如厕、歇脚休息、图书阅读便利场所以及手机充电、无线上网、伤口消毒等免费服务。聚焦企业职工权益需求,发放各类明白策2000余份,开展“送法进企业”“红色引才”“新春送温暖”等活动12场,指导12家企业与467名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构建“诉求收集—对策谋划—跟踪落实”维权申诉闭环链条,让职工放心就业、安心作为。聚焦市域重点产业和龙头企业发展需求,探索推行“党建+”产业共同体、“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集聚各类扶持政策、配套资金、人力资源等,通过组织共建、资源共享、事务共商等措施,积极打造安集海辣椒、乌兰乌苏富硒农产品、文化旅游等特色产业。
服务社会,履责尽“新”。政府职能部门、两新组织党组织、村(社区)“两委”联合开展“党建+”志愿活动,先后实施法律援助23次,捐赠各类用品3.3万余件,引进“壹基金净水计划”项目,解决5所乡村小学4000余名师生饮水安全问题,用公益服务惠及民生。以“三学三亮三比”争当先锋行动为契机,先后评选“党员先锋车”13个,“沙湾红骑”“青春骑手”“石榴花骑手”23名,组织两新组织优秀党员职工兼任市容市貌观察员、社区平安巡查员等,配合村(社区)开展环境卫生监督、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以及爱心送考等工作,助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立足乡村振兴大舞台,通过辽疆贸易渠道,引导6家非公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助力沙湾大盘鸡、天宝牌菜籽油等特色产品走出新疆、走向全国;开通“红色直播间”,公益直播带货富硒小香薯、安集海线椒、辣椒酱等12种特色农副产品,帮助近千名群众拓宽销路、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