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里县:激活红色资源 赋能党员教育
★★★董美强
近年来,新疆托里县坚持将加强党员教育工作作为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用好用活红色资源这一党员教育的“教材”,助推党员教育提质增效。
建强“红色阵地”,让党员教育“实”起来。深入挖掘本地红色资源,以实物、实景、实例为载体,全力打造体验式党建阵地,对县内空闲场地、闲置房屋等“沉睡资产”进行盘活利用,先后优化提升了县博物馆、生态园烈士陵园、孔繁森纪念碑等 11 处党性教育基地,让党员们能够在“实景”“实境”中边走边看、边听边学,真正将党性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立足本土特有资源及党员学习需求,大力推动涵盖党性教育、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多领域的现场教学点建设,精心打造乌雪特乡井什克苏村、阿克别里斗乡拉巴村等现场教学点,形成一批有迹可循、有史可讲、有景可看的红色教育阵地群。设计开发党员教育精品路线,构建 “回” 字结构,绘制出更具“托里味”“基层味”的党员教育规划图,把红色资源转化为可看、可听、可参与的党课教材,进一步提升了党员教育的吸引力与感染力。
讲好“红色故事”,让党员教育“活”起来。坚持采用多形式、多角度的方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述红色故事,让党员教育更“鲜活”,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党员干部志愿者和中小学 “红领巾”讲解员,成立红色文化宣讲团,深入乡村、社区、学校、企业,“面对面”讲述百年党史,“点对点”分享红色故事,引导广大党员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依托“党课开讲啦”活动,组织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专业技术人员、本土人才走进农家院落、田间地头、生产一线,结合 “身边事” 解读 “大政策”,让一线党员在家门口就能听党课、受教育,有效打通了党员教育“最后一公里”。积极开展 “学习身边榜样”榜样见面会活动,邀请各行各业的优秀党员代表分享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工作经验,通过与榜样们面对面交流,党员深受鼓舞和启发,以榜样为引领,立足本职岗位,努力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凝聚“红色力量”,让党员教育“动”起来。坚持以学铸魂、以学促干,将“解民忧、办实事”作为红色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基层治理,常态化召开党群议事会、凉亭议事会、红色理事会等协商议事会,搭建居民说事、议事、调解平台,畅通沟通交流渠道,让群众能够面对面表达诉求,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依托远程教育教学、现场观摩、实践教学和技术推广等教学方式,组织党员深入田间地头,充分利用春耕备耕、秋收季节、农闲时节,开展党员送技下乡活动。根据群众生产技术需求,组织开展大棚种植、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指导,助力群众增产增收。组建“党员志愿先锋队”,设定“先锋岗”、划定“责任区”、认领“微心愿”,引导党员主动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积极参加矛盾调解、环境整治、健康义诊、扫雪除冰等志愿服务,组织1800余名在职党员前往社区开展宣传 1200余场次,收集并解决群众 “微心愿” 867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