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里县:“三三联动”攥紧流动党员“风筝线”
★★★许雪燕
近年来,新疆托里县着眼抓实流动党员日常教育管理,从摸底排查、教育管理、关心关爱出发,紧紧攥住“风筝线”,让流动党员思想不掉链、高飞不断线。
“三化并施”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扩面排查“精细化”。全县285个党支部每季度开展一次“线上+线下”双向摸排行动,通过入户走访、电话询问、微信联系等方式,排摸流动党员基本情况,动态掌握流动去向、外出时长、从事行业、在外表现等信息,并通过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准确的流动党员电子信息库,精准掌握239名流出党员的基本情况,做到动态准、底数清、情况明,确保党员流动“不流失”。台账管理“动态化”。按照“一人一证、一村(居)一表、一乡一册”要求,建立流出党员和流入党员动态管理花名册8个,管理流动党员248名,每月动态更新基本情况、流动时间、流动地点、流动原因、联系方式等信息,确保不落一人、情况明晰,让流动党员“不断线”。双向管理“同时化”。依托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77个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站为流动党员提供学习、活动、宣传、问需等平台,构建行前、日常、返乡全周期跟踪服务模式,支部委员和党员中心户开展二对一结对帮扶,支部委员负责思想沟通和政治引领,定期了解流动党员思想动态,传达党的政策精神;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党员中心户关心流动党员日常生活以及实际困难,每月至少联系一次,假期面对面交流协调解决问题,提供个性化帮扶,满足不同需求。
“三站并用”垒筑流动党员“进步阶”。建好线上学习“加油站”。建立流动党员微信交流群,定期向流动党员发送党的方针政策、重大决策、务工指南等信息,同步运用好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塔城党建等平台作用,用活托里零距离、托里组工平台,定期组织流动党员开展线上“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用党的先进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流动党员学习教育不断线。建优就近学习“服务站”。紧盯春节、国庆节等集中返乡时机,举办农村党员冬春训、座谈交流,结合农牧民党员“对党忠诚”专题培训,积极利用主题党日“常态学”、专题党课“深化学”、电教站点“远程学”、走访入户“上门学”、扫码答题“自测学”、随时随地“掌上学”等渠道,引导流动党员学在日常、学在经常、学在时常,确保学习教育“不断档”。建强结对学习“补给站”。以支部为单位建立结对互帮制度,实施“1+N”流动党员结对联系制,选择党组织书记、老党员等与流动党员结成“学习对子”,通过一周一微信、一季一电话、一年一座谈的方式,“点对点”促学、帮学,及时为流动党员“补钙壮骨、充电蓄能”。
“三桥并连”打造流动党员“暖心港”。搭起沟通联络“连心桥”。通过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常态化联系,采取打一个电话、发一条微信等方式,积极与流出地党组织联系沟通,及时掌握流动党员在外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教育引导流动党员充分发挥党员作用,主动亮明身份,时刻关注流动党员思想、生活、工作等方面动态,确保流动党员有人抓有人管。架起关心关爱“贴心桥”。每个村、社区服务大厅各配备一名熟悉党务工作的专职人员,按照岗位职责和服务事项为每一位流动党员提供精准高效服务,同时建立了流动党员关怀帮扶机制,对有留守儿童、年迈父母、患病亲属的流动党员家庭,定期安排人员上门探访,帮助解决入学、看病、就业等生产生活急难愁盼问题30余件,切实消除流动党员的后顾之忧。铸起办事服务“热心桥”。发挥非公党建联盟、两新党支部、快递和外卖联合党支部等组织联结作用,依托12个“工会驿站”,通过流动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选树14名先锋骑手组建流动党员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公益送餐、便民代办、反诈宣传等公益服务,实现岗位贡献度和自身能力建设“双提升”,推动流动党员在服务奉献中实现与党组织“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