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敏县:三向发力拧紧流动党员管理“螺丝扣” 激活基层党建“红色动能”
★★★胡 蓉
为有效破解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教育难跟进、作用难发挥等治理堵点,额敏县坚持系统思维,以数字化赋能、精细化管理、精准化服务为抓手,构建起全链条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体系,推动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建功有平台”。
织密信息网络,动态掌握“流动轨迹”。依托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线上+线下”双向摸排机制。线上建立动态更新数据库,由各党(工)委安排专人每月对流动党员信息进行核查,确保数据实时鲜活;线下组织乡村两级党组织开展“敲门行动”,通过“逐户走访、电话问询、亲友协查”等方式,对辖区党员进行“地毯式”排查。联动公安、人社、市监等部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打通信息壁垒,精准采集流出地、流入地、从业领域等12项基础信息。目前,已全面摸清172名流动党员“去向图”,建立“一人一档”电子台账,实现流动党员信息精准化、动态化管理。
创新管理模式,筑牢组织“流动堡垒”。推行“1+1+N”服务机制,即1名支委联系1名流动党员,定期开展N次送学送教活动,通过“线上推送学习资料、邮寄学习书籍、视频连线补课”等方式,确保理论学习“不掉队”。依托“额敏党建”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定期推送学习资料,整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线上资源,打造“指尖课堂”。规范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明确凭证参加组织生活、转接组织关系等8项权益,同步建立积分管理制度,将参与学习、建言献策等情况纳入积分考评,作为评优评先重要依据,切实增强流动党员身份认同感和组织归属感。
搭建实践平台,释放先锋“流动力量”。实施“归雁赋能”计划,利用春节、国庆等返乡节点,组织开展“返乡党员座谈会”“乡村振兴建言会”等活动12场次,收集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方面意见建议42条。建立“流动党员先锋岗”,引导流动党员发挥信息广、资源多的优势,在招商引资、劳务输出、矛盾调解等工作中主动作为。针对长期在外的流动党员,组建“云端志愿服务队”,通过线上认领微心愿、参与政策宣讲等方式,推动流动党员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中亮身份、作贡献。今年以来,流动党员累计帮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0余件,以实际行动彰显党员先锋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