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基层治理的“一”字经
★★★陈常国
www.djtx.org.cn
近日,中央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就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出安排部署。《通知》强调,要着力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办实事,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不断提高基层治理效能,夯实基层社会治理这个根基,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基层治理的工作重点在矛盾调处、纠纷化解、便民服务等方面,这些都是做“人”和“人”做的工作,必须坚持依法依规、联手联动治理。如何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笔者通过多年的基层工作经历和日常调查研究,认为地方党委、政府在基层治理中要注重把握几个“一”,念好基层治理的“一”字经。
坚持党建引领“一根线”。牢固树立“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一“党建观”,把党的建设、党的领导作为“主线”贯串基层治理全过程,将党支部或党小组建在“区域片”“产业链”“网格上”,通过党建引领、党员带头,不断赋能基层治理创新,促进基层和谐。
坚持基层治理“一张网”。构建覆盖“县(区)、乡(镇)、村(居)”三级“网络+网格”管理体系。通过物色有能力、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新乡贤等“特殊人才”,不断充实和规范人民调解组织,落实好人民调解各种激励机制,建设好“法务工作室”“品牌调解室”,评选好“模范调解员”“金牌调解员”,实现“法治”和“理治”的有机结合。
坚持矛盾化解“一盘棋”。通过完善“公调对接”机制,建立区县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与公安部门“相通”,乡镇调委会与公安派出机构“相接”,村(社区)调委会与驻村(社区)警务室“相连”的矛盾纠纷调解架构和机制,形成“一盘棋”思想,推进“一体化”化解,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便民服务“一站式”。重视便民服务机构建设,完善便民服务平台,将更多的审批事项向基层下沉,不断增强群众办事的便捷感、效率感。加强便民服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基层能够联动的便民服务网络,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实现网上咨询、网上受理、网上解决的“一站式”服务,满足群众对便捷化、高效化服务的新要求。
总之,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项综合性、服务性、复杂性较强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各方配合、人人参与,齐心协力、齐抓共治,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加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