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软弱涣散党组织是执政大厦基石中最大的“短板”,基层党组织的振兴关系着党的事业的兴衰,更决定着乡村振兴战略能否取得最终的胜利。组织兴则乡村兴,组织强则乡村强。只有把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牢牢抓在手上,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风清气正选好“领头羊”。村班子不团结、内耗严重、战斗力不强,是阻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症结。整治村班子之“软”的关键之一,就是要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选出群众拥护、带富能力强的“领头羊”。要以村级换届为契机,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把好入选关、考察关、审批关,积极吸引致富带头人、经营管理能手、大学毕业生等人员回家参加竞选;精准识别只做“表面文章”、一心走“上层路线”,专想混工资、图虚名、不干事的干部坚决拒之门外。坚持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结合干部工作实际,因地制宜,一村一策,防止干部之间抬杠,背后搞小动作,对不作为、乱作为的班子坚决予以调整,让混官、庸官、懒官没有市场。
问题导向抓好“大整顿”。软弱涣散村大多不同程度存在各类问题,,要重点针对负面清单,突出识别纳入原因,创新工作举措,实施一村一策。创新实施分析研判,组织党员干部集中时间进村入户,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面对面谈心等多种形式,对软弱涣散村党组织“逐一过筛子”,查找突出问题,找准问题“病灶”,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引入外部力量,全力抓好集中整顿,组织进行重点攻坚,直到实现整顿建设目标要求。
建章立制消除“疲软症”。当前,一些村级班子生了“软骨病”,患上“疲软症”,干事缺乏激情,创业毫无动力。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对村干部缺乏有效的激励保障和考核制度。要调动村班子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应从机制建设入手,真正让村干部生活有保障、干好有希望、退后有所养。首先要建立工资收入保障制度,让村干部不为基本生活所需发愁。其次要畅通村干部成长渠道,为工作能力强、群众评价好、综合素质高的村干部进入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队伍打开通道。再次要提高退休村干部待遇,实行差别化发放政策,鼓励村干部在岗时积极干事。最后要建立科学考核制度,实行村干部待遇与考核紧密挂钩,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形成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从而实现从“让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