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湾市:开展“大轮训”为党员“集中充电”
★★★秦 雪 金志骠
近年来,沙湾市坚持把党员教育作为党的建设基础性和经常性工作来抓,精准聚焦关键环节,在统筹整体推进、丰富教学形式、拓宽成果运用三方面持续发力,扎实开展基层党员集中“大轮训”工作,全力推动党员教育工作提质增效。
统筹整体推进党员轮训“聚合力”。市级总揽全局。建立“市乡村”三级联动工作机制,打造上下贯通、全域联动培训平台,形成以15个乡镇(街道)党校为中心,200个远程教育站点多点覆盖的党员教育阵地矩阵,优化培训工作监督考核机制,全面压实党员集中大轮训的组织领导责任。乡级分解推动。各乡镇(街道)充分结合本地产业特色、人员结构、党员履职需求等实际情况,细化轮训方案,优化教学布局和培训内容,建立培训跟踪服务机制,及时收集解决参训学员在培训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35件。村级狠抓落实。各村(社区)提前谋划,核实辖区党员外出务工、身体状况等基本信息,以支部为单位建立党员轮训台账,按时组织党员参加培训,并指定政治素质过硬、工作经验丰富的村(社区)干部负责学员考勤登记和日常管理,确保全市8000余名农牧(居)民党员培训工作扎实有效。
丰富教学形式党员轮训“增活力”。强学习“主课堂”。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开班第一课”,紧紧围绕党规党章条例、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内容,综合运用讲授式、案例式、研讨式等教学方法,推动党员教育“精准滴灌”。建居家“云课堂”。针对1900余名流动党员及行动不便的老党员,采取“送学上门”、“线上推学”等多样化形式,由乡村干部、驻村干部建立结对帮扶和送学机制,常态化推送“微视频”、“微党课”等各类学习素材,把教育培训延伸到党员家门口,确保每位党员“不掉队”。创实践“小课堂”。建立“理论+实践”“课堂+实地”相融合的培训机制,充分利用本地优质资源,组织参训学员前往党群服务站示范点、乡村振兴示范村、红色教育基地等点位进行观摩学习,通过演绎式教学、沉浸式体验、互动式交流,让党员学习先进经验、查摆自身不足、拓宽知识视野,全面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拓宽成果运用党员轮训“强内力”。提升培训质效。建立“学员评课程质量、支部评党员学习成效”双向评价方法,以学员评价测评培训质量,推动课程、讲师等教学资源优胜劣汰;以结业测试检验参训学员学习成效,对学习成效不佳的进行补学,并将相关情况反馈至学员所在党组织。强化培训成果。把轮训工作作为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对照党员培训班次、参训覆盖率等内容,加强对轮训工作的督促指导,积极总结经验做法,选树先进典型,推动各级党组织紧盯群众“急难愁盼”,在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中走在前、做表率。推进知行合一。坚持把教育培训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设立党员中心户4200余个,深入推进“三学三亮三比”争当先锋行动,鼓励党员干部积极加入志愿服务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在职党员进社区”等活动860余场次,扶危济困、健康义诊、敬老爱老等多元化服务1500余场次,服务群众2万余人次,把为民办实事作为检验党员轮训实效的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