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用好“三支笔”走好基层之路
★★★李因浩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也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更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年轻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应在基层环境中成长,在基层事务中历练,增长见识、磨砺才干、涵养情怀,坚定不移地走好基层之路。
以“实干之笔”书写好无愧于时代的基层答卷。年轻干部们往往是校园中的佼佼者,但也是基层里的“新兵蛋子”。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初入基层的年轻干部们要放下学历的光环和机关的姿态,踏踏实实地找到处理复杂矛盾的“土办法”、推动具体工作的“实招数”。在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中掌握第一手资料,弄清问题的本质和症结;在求深、求实、求细的调研中做到“胸中有数”。
以“奉献之笔”勾勒出无愧于人民的服务身影。年轻干部要始终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意识观念,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倾听民意。唯有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才能赢得信任和支持,工作也才能有的放矢、取得实效。在工作实际中提升群众工作的能力,善于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能接受的方式沟通交流、宣传政策、化解纠纷。要接地气、通下情,学会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想问题,在拉家常中了解诉求,在办实事中凝聚人心。
以“坚持之笔”记录下无愧于自己的青春足迹。基层工作条件艰苦、繁忙琐碎、群众压力较大,这些都是对年轻干部意志品质的直接考验。年轻干部在初入基层时总会经历踌躇、迷茫,必须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的坚守,以实实在在的足迹去丈量每一寸基层的沃土。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勇于吃苦、乐于吃苦,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品质、提升境界的机遇,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在克服困难中展现韧劲、强化意志、增长斗志。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基层之路是一代接一代年轻干部们通往实现梦想、达成愿景的必经之路,也必定是实干之路、奉献之路、坚持之路。年轻干部唯有真正沉下心、俯下身,深入基层、融入基层,在基层的沃土中汲取养分,在实践的磨砺中锤炼硬功,方能茁壮成长,堪当重任。